第13章 掌握修炼的进阶 第五项修炼目录
上页 下页
   五项修炼的学习就像一座三层楼的五角尖塔,其中每一项均可由三个不同层次来看,
如图13—1所示:

    ●演练:具体的练习。
    ●原理:指引的概念。
    ●精髓:修炼纯熟的人所处的境界。
    在“演练”的层次上,修炼的学习者把时间及精力专注在一些活动上。譬如:系统
思考需要搭配系统基模的使用,以看清复杂情况背后的结构。自我超越需要搭配“厘清
个人愿景”及“掌握住创造性张力”;同时专注在愿景及现况上,让两者之间的张力产
生实现愿景的力量。心智模式的运用,则需要区分所觉察到的直接“资料”,以及由这
些资料所衍生的概括性的想法。
    演练的功夫是每一项修炼最具体的部分,也是个人或群体开始从事一项修炼时的主
要焦点。初学者因为还不习惯这种演练,所需要的是严格的“自我要求”,才能专注与
持续。例如初学运用心智模式的人,在与人激辩时,必须下点工夫审视自己所作的假设,
及为什么作这样的假设。初学者对于一项修炼所作的努力,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看
清自己所做的;例如在与人辩论之后,才会真正看清自己的假设,并区分假设与原始资
料之不同。然而在演练久了之后,这些修炼后来会变成愈来愈自然,并能即时主动反应。
那时你将发现自己在面对急迫的问题时,能够自发性地想到系统基模,因而重建愿景,
并看出自己行动背后的假设。
    在修炼背后的“原理”也同样重要,原理代表演练背后的理论。例如“结构影响行
为”是系统思考背后的中心原理;而复杂的系统对于改变它们的努力有抗拒倾向,也是
一样重要的原理。前者是指影响实际状况的能力,来自看清控制行为和事件背后的结构;
后者是指直接控制行为的努力(例如为都市低收入户建住宅这类用意良好的计划),通
常所带来的改善只是短期的,长期而言却带来更多的问题。同样的,愿景的力量,以及
区分“创造性张力”与“情绪性张力”之间的差异所在,都是“自我超越”的原理。
    修炼背后的原理对初学者和精熟者都很重要。对初学者而言,这些原理有助于他们
了解修炼背后的理论基础,如演练这些修炼的意义。对精熟者而言,这些原理是参考点,
有助于修炼的演练精益求精,和用来向其他人解释这些修炼。
    熟习任何一项修炼,需要在了解原理和笃实地演练这两个方面都下功夫,认清这一
点十分重要。我们很容易只了解一些原理,就自以为已学成该项修炼,误将知识上的了
解当作学习。学习必须产生新的了解和新的行为。这正是将原理与演练加以区分的理由,
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个层次“精髓”与前两个层次不同。学习一个修炼,如果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这
些精髓上面,就像凭空体验爱、喜悦或宁静的感觉一般,并没有什么意义。修炼的精髓
是指修炼纯熟的个人或群体,所自然体验到的境界。虽然这些体验难以形诸笔墨或言语,
它们对于深入了解每一项修炼的意义与目的是绝对必要的。每一项修炼都会改变学习者
的某些基本习性。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有些修炼的演练必须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我们仍
称之为个人修炼的理由。
    例如,系统思考能够使人对生命的一体感产生愈来愈强烈的体验,并且使人的视野
从看部分改变为看整体。只要家庭或团队组织出现问题,系统思考造诣高的人,会很自然地
看出问题的起因是背后的系统结构,而不是个人的错误或恶意。同样的,“自我超越”
能够使人提高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之体认,察觉此刻发生在我们内部和外部的事情,
以及对于实现心中真正的愿望与掌握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各项修炼在精髓的层次开始愈来愈相近(如图13—1所示),有一种共同的体认将
各项修炼结合起来,也就是一种觉得在心灵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不断学习的体认。各
项修炼之间依然存有差异,只有差异变得愈来愈细微。譬如系统思考的一体感,强调万
事万物彼此相互关连;而自我超越中也强调察觉自身不能与这个世界分开;另外,共同
愿景中强调成员对团体目的的共同感,与团体学习的修炼中强调方向一致,也有异曲同
工之妙。这些差异虽然微妙,却很重要。就如同品酒专家能够察一般人无法分辨的、真
正好洒的差异,修炼造诣层次高的个人或团队组织。也一样能够分辨对初学者可能不明显的
差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