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gif (389 bytes)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贡献分析法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必须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与经营目标服务。衡量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最终的标准不是别的,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有助于企业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目标就企业而言,是企业准备对社会 做出的贡献;就部门而言,则是部门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应做的贡献。部门贡献不同,意味着部门业务活动的性质、地位、作用、技能和价值观等等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划分部门的客观基础。对业务活动进行贡献分析,根据其贡献的不同来进行组合,是与目标任务原则相对应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运用他来进行部门结构设计,就可将任务目标原则具体化。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如果按贡献区分,企业的各种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提供成果的活动。这类活动是提供与整个企业的成果和成就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可衡量成果的各种活动。他包括三种活动:
  1、直接提供收益的活动。如销售活动、创新活动、财务活动等;
  2、为成果作出贡献的活动。它是本身不产生成果,但同企业的成果有直接联系的活动。如产品制造活动、物资供应、人员训练等活动;
  3、信息活动。其成果能够被衡量,或至少被评价;它 不直接提供收益,但对企业内部的各个收益中心和成本中心来说却是一种“供应”。

  二、支援性活动。这类活动本身并不产生收益和成果,但其产出内其他部门接受和使用后,却能增加其他部门的收益和成果。如制定各种标准和规章制度、进行质量和财务监督、咨询和教育等。

  三、后勤服务活动。这类活动自己中的多数并不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实行社会化,由社会上各种独立经营的服务性行业来承担。后勤服务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职工的劳保福利,提高员工的士气,承担公共责任。

  四、高层管理活动。这就是高层领导工作,其性质与以上各类活动都不同,内容 带有“例外性”,对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对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贡献分析,有助于组织设计 人员正确的规定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配置,从而合理的设置部门,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均能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企业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1、凡是属于同类贡献的业务,只要管理幅度允许,不论其技术专业是什么,都可以结合在一个部门(或子系统)中统一管理;而贡献性质不同的业务活动,则不宜合并于同一单位,应该分开管理;
  2、贡献不同的业务活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不能同等对待、水平排列,更不能颠倒位置。

 

02.jpg (8806 bytes)

    关于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整理为方便网友阅读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