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gif (389 bytes)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相互作用分析

  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3种状态和年龄没有关系,只是指心理上的3种状态。
  “父母”心理状态是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其他权威式的对待人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于父母或其他权威式人物。
  “儿童”心理状态类似于儿童时期的冲动----自然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这种状态出自于一个人一时的感情冲动。
  “成人”心理状态表现为客观的和理智的,它不受“父母”和“儿童”心理状态干扰。因此,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理想的相互作用应该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
   人们的相互作用有时是“平行的”关系,如“父母----父母”,“儿童----儿童”,“成人----成人”。这种情况下,两人的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但在现实情况下,常常会遇到交叉的相互作用。如“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交流就会中断。
  1、 平行的相互作用。
  领导说:“这项任务,一个星期能完成吗?”
  下级说:“如果没有其他干扰,我想是能够的。”
  在这种相互作用情况下,双方都以“成人”心理出发进行交谈,彼此心平气和,以协商的口吻进行客观的、理智的相互作用。
  2、 交叉的相互作用。
  下级:“我希望这一次能够得到晋升”
  领导:“你连目前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还谈什么晋升。”
  在这种情况下,下级从“成人”心理出发进行交谈,而领导从“父母”心理状态出发,以训斥“儿童”的方式交谈,结果使得对方感到压抑,交流就会中断。

 

02.jpg (8806 bytes)

    关于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整理为方便网友阅读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