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心智的过滤和防卫机制

拓展Tag: 关注度:
1) 过滤机制1——删减  我们对自己的经验是有选择性的。那些被删减掉的经验,不是不吻合我们要的,就是我们自认为不重要的。要完成一张地图,必先有所删减不可,除非想累死。你不可能巨细靡遗地完整叙述你一的经验。因此,你开始删减一些事情。问题是你有时候也会删减掉一些重要信息。你必须有正确讯息方能正确地制作你的心灵地图。
大多数人都已听说这样的语言形态,如:“我害怕”、“我困惑”、“我感到困惑”或“我高兴”。这些语言形态会删减你所要描述的部分内容。所以,某人害怕某事,而整件事情却在所谓的“我好害怕”的话语叙述中被删减掉了。因此,假若你想找回这个讯息,你问的应该是:“怕什么?”明确地说:“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你害怕?”类似的情况是如果有人说:“我觉得困惑。”那么他一定因为某事而困惑。
   你可以删减一些讯息,但有时候被删减的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沟通者在讯息被删减的时候必须知道是什么讯息被删减了,并在必要时使用语言工具恢复被删掉部分。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之一,是试着分辨被删去的讯息中哪一部分最重要。例如,如果有人说他们害怕,那么知道他们害怕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如果有人说他们处在痛苦中,就必须找到他们痛苦的原因,以及何以会有这些原因发生。人们大多有这种直觉。当有人删去某些讯息,你会说:“到底他们是什么呢?”你会想要寻找失落的讯息。
   “人们对此已充分知道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太模糊了,我们并不知道人们是指谁,或许这是需要确实知道的。为了搞清楚,你会问:“到底是谁?”有时候在句子中,人物完全失去了,如“知道这个是不够的。”这种叫做消极的说法。这是很好的规避责任的方法。再回到原来的句子,“此”代表什么?除非先前的对话你已经清楚了,否则你要问:“他们对什么还知道得不够?”[纵使很清楚了,也值得再问一次。]
   最后,“知道”这动词也不是很明确的,你可以问:“他们如何知道的?”
   假如我们在谈话的时候,老是追根究底,那会是很讨厌人的,尤其几乎每句话都有一些删减。然而,细节可能是重要的。假如我们不清楚它,就经常会错误地假设它。我们以我们自己的地图,而不是说话者的地图,来填补那失去的部分。有时说话者也不确知他们的言下之意。你的问题会帮助他们更清楚他们的原意。
   上述最后一句,包括了比较词——更。我们使用很多比较词:“更好”、“最好”、“较糟”、“更多”、“更少”。一个比较的情形,需要有至少两项事物。知道比较的基础很重要。所以你要问:“与什么比较?”比如有人说:“我表现得比较差。”跟什么比很差?你理想的表现是什么?你昨天的表现?专家的表现如何?不切实际的比较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快。有一个很有效的让自己沮丧的方法是将自己与想象的且无法达成的理想比较,觉得自己真苯,赶不上那些标准,然后又删掉你使用的标准,你就可以觉得很糟,而又无法排除。
   有激励自己,似乎让自己与吸引人的未来相比,而不是去与他人相比。要评判自己的进步,是将自己目前与当初开始时相比。
2) 过滤机制2——扭曲     扭曲就是我们改变我们的经验,放大或消除它,且以不同角度看它,就像是从凹凸镜看。我们可以去掉过程并将其变为事物来扭曲事情,这样建立起来的名词叫做“名词化”。我们有很多重要的观念是名词化的:爱、正义、教育、信念、选择、合作、害怕…扭曲的意思就是,这些名词其实是动词乔装的,过程中途被冻结掉了。名词化的问题是,它们变成静态及无法更动的。比如有人说:“这个关系已经停止了。”可以将这个关系转回到过程,即问:“我们是怎样没关联了?”以找出说者的意思。
       下列还有一些有弦外之音的扭曲[隐含前提]。人在说话的时经常有弦外之音,找出来后,会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呢的世界模型,听出那些假设的东西。要找出来的方法是问问自己,要让那话有意义,什么东西还没有说出来?比如说:
²        “他就像你其他朋友一样迟钝。”这就是假设你所有其他的朋友都是迟钝的。
²        “请不要像上次我们讨论时,那样无理取闹。”假设你上次无理取闹以及我们上次已经讨论过这主题。
²        “你要先在付我钱,还是等一下付?”假设你是会付我钱的。
²        “为什么这个这么困难?”假设这本来就是困难的。如果你去回答他的为什么的问题,你就是在加强他的假设。以为什么开始的问句,常常以将你的注意力由假设转到理由的方式,来隐藏它的假设。还有其他的扭曲的类型,在本讲末的实践指南中我们再来学习贴近实际应用的精细分类。
3) 过滤机制3——类推 我们把经验中的某部分当作事情的全部,而忽略了可能的例外。当我们名队一种情景时,可以从我们过去类似情景中所学到的经验加以类推。但是,如果我们类推错误或没有对新经验加以吸收的话,那么这种类推可能就会变成问题。像“所有”、“永不”、“总是”、“每一次”这类的字眼是概括性的,它们不承认例外。它们局限、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世界本身。比如说:
²        “我永远都没办法做这事。”
²        “没有人在乎。”
²        “当我需要你时,你总是不在。”
²        “人类并不是仁慈的。”
²        “西餐是贵的。”
另外一个一般化的例子是,我们如何以“应该”、“必须”来管制我们及他人。有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必要性。要找出其必要性,可以问:“如果我没有做那些事,会怎么样?”比如说:“你应该另外找个工作。”“如果没有找,会则怎么样?”找出那后果,它们可能是真的不愉快的,或者只是想象的。我们有时被那些管制性的字眼所催眠,所以想都不想就去遵从了。也有反面的规则:“不该”、“不要”。不能是更强的规范。有一些是真正的生理上的限制:“我无法跳高20米。”其他未经测试的信念。比如说:“我不能改变”或“我无法找它”。要突破这点就问“什么阻挡了你?”这种问法,可以改变焦点,由被卡住的位置前进到某个目标以及排除可能阻挡路的东西。我能及你能是授予力量的字眼,除非那些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能将“必要”、“应该”这种词改为“能够”是很好的。所以“我必须做好”变成“我能做好。”这种重新更动是你能替自己或者他人做的最有力量的改变。
4) 过滤机制的作用和特点  心智模式的这些过滤机制本身无所谓好坏。假如我们不删减一些进来的感官信息,我们会被无数的信息淹没,而且所有过滤机制都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心理防卫机制。但是,也可能刚好删掉一些我们应该要注意的东西,如我们“当下”的感觉如何,或者别人对我们的回应。有时,我们对别人所讲的话,只听到负面的而删掉正面的,甚至它们在同一个句子里。同样地,假如我们没有扭曲的能力的话,这些信息会窒息掉我们的创意。当你计划要装修房子时。如能事先想象到房子装潢好时会是什么样子的,会很有帮助。这就是感官的扭曲。但如果你将别人以某种方式看你,想成他在瞧不起你,你很可能是在扭曲他看你的意思,因而也会扭曲了你的反应。幻想建立于幻想之上。
        当你在做一般化或者类推时,你是想了解外界,并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这意味着当你看到一个跟你从前看过的,完全不同的门时,你不需要很困惑地退下来。你知道那仅仅是另外的一种门而已。所以,一般化是我们如何学习的基本部分。但是,同样的程序也会招来大灾难。假设你有一段不理想的感情经历,你根据这经验类推,这世界上的人都一样不值得信赖。你这个一般化的想法,可能会使你失去再找到一个例外于上述想法的机会。所以通过删减、扭曲与一般化,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友善的或者恐怖的世界。而我们越练习,我们越能够使世界吻合于我们的理想。
       人们对于如何去形成他们的认知特色,各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比较多用删减,有的比较偏好扭曲,而也有的人比较喜欢用一般化。这些在实用上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常应用删减的人会有跳跃式思考方式,而使人很难得跟上。他们因能删减一些干扰,而有很强的专注力,他们也能忍受一些生理上的不舒服。
         很会扭曲他们体验的人,会不断地因他们对你的言行的诠释方式,而让你惊讶。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你从来不会想的因果联系。他们能够做不寻常的连接,并从你的话推演出你的思想与感受。他们也可能会很有创意。艺术、音乐及文学都要用到扭曲,扭曲才能创造出唐老鸭、米老鼠…
         常做一般化或者类推的人,可能对自己很肯定[或非常不肯定]。世界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很单纯的。他们住在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不是这样,就应该是那样,灰色地带很难存在。他们也可能有很多行为准则来应对不同的情境。科学法则都是类推出来的,而科学方法较好的是实验,由结果来类推,但你也必须永远都准备好,在面对例外时,就要改弦易张了。
5) 二次过滤   NLP认为三种过滤机制将外部感官转化为内部的表象,而当我们使用语言时,三种过滤机制也在发生作用,将内部表象过滤成语言。首先,我们删减、扭曲以及一般化我们的经验。然后,当我们选择用语以描述经验时,也再次删减、扭曲及一般化那经验一次。但我们说话时,原始经验的丰润已经被压缩成文字的线形点滴,所以禅宗有“文字障”一说。
       口说的语言是“地图”的“地图”,已经离感官经验有两个层次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任何特定含义或者标签,是我们将其贴标签的,而有时我们还忘了是我们贴的!我们可能会对我们的经验贴错标签,而又让它来引导我们的行动。
        举例来说明,一个人说他不喜欢“流行音乐”。这是一个一般化的例子,而文字变成了替代物及障碍,使其无法去听一些其他型的音乐。有时,我们也会被更改名称所愚弄,以为这样,事实就会改变了。语言虽然不会决定思想,但它会传输思想;文字可以不含任何感官经验,它让我们可以尽情表达我们想象的世界。
1) 反二次过滤的三种方式   虽然我们经常以为文字有固定的意思,其实不然。首先很少的文字与其所描述的东西有明显的关联。第二,词语的意义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经验。因此,同样的文字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光看看我们讲的词语,就可洞知我们是如何删减、扭曲和归纳我们的经验。然后,我们就可以运用词语产生一个更自由、丰富及令人满意的世界模型或世界观。我们也可以进行“逆向工程”,将语言回溯到我们的经验。
        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探索及影响经验。
²        首先,我们可以问一些问题,将语言与思想连接起来,并回到感官经验。这样会避免陷入以为词语就是经验的想法。比如说,当有人对你说:“你里的人都不友善。”这是个归纳,而你可以问个具体的问题,像:“你是说每一个人?这里一个友善的人都没有?”这样会帮助这位说话的人,看到自己的归纳以及他原来的经验,究竟是什么。他会去看具体的例子。这在NLP里叫做向下过类,由一般性的案例移向具体的个案,学术名称是“后设模式”。
²        第二个使用语言的方法是,从具体例子依向一般的例子。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非常包容及模糊的语言,让其他人可以找出就那话而言,适合他个人的意义来。这叫做向上归类,由个案移向比较一般性的案例,学术名称是“米尔顿模式”
²        最后一个方法是侧向归类,就是以一个经验与另一经验比较。这是属于隐喻或比喻的范畴,你以  比较来解释、暗示和揭示。
2) 向下归类[后设模式]     当我们以语言向下归类,我们是由文字移向附在语言下的具体经验。我们也是在揭露我们如何删减、扭曲以及归纳我们的经验。
       为了做到这样,我们要问一些关键性问题以循线通过迷宫,从口语跨过语法的结构到表象系统,最后到达感官经验。这套要达到上述目的问题,是理查.班德勒及约翰.葛瑞德于1975年首先发展出NLP的模式,叫做后设模式。后设模式是由简单地发问与收集信息而发展的。
        在检视后设模式前,我们简短地看看各种不同方法的删减、扭曲及归纳,如何将经验转译成语言,然后问一些具体的问题,以重新将经验连接上。
        后设模式是一系列的问题有些是很明显的,我们不必思考就能用它们。有些是比较微妙的,它们要将语言中不可避免的筛选及扭曲找出,以使说话者与听者间的沟通能更清晰。有一个使用后设模式的方法是,从听到的话里,找出本来应该有,却被省略的字眼。
        后设模式有三种主要用途:
²        通过诘问删减的问题来收集信息。
²        通过问:“你那样说是什么意思?”来澄清意义。
²        它可以辨明局限,以开放更多选择,尤其是诘问被以“应该”或“无法”所驾驭的念头。
        后设模式也可以与从属层级连接。比如说,下列句子:“我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你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诘问这句陈述。看你的目标为何,你就可以决定怎么样诘问。小心说话者如何以他的声音或手势标示出对他重要的事。
²        “我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标示出环境层级。你可以提问:“你在哪里可以做到?”
²        “我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标示出行为层级。你可以提问:“你到底没办法做到什么?”
²        “我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标示出能力层级。你可以提问:“什么阻止了你?要有办法你需要做什么?”
²        “我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标示出信念层级。你可以提问:“假如如你可以时,会怎么样?”甚至是“为什么不可以?”
²        “在这儿无法做到那个”,标示出自我认同层级。你可以提问:“谁可以?”
因为后设模式是具挑战性的,所以尽可能在有亲和感下才使用。听别人说话,他们怎么说,会揭露他们的内心世界。当你受邀请时,轻轻地循线而入。不断地诘问问题会像在法庭上的交叉辩论,有人只有在生气时,才问这些具体的问题。要小心,不要因问后设模式的问题,而变成后设魔鬼。以你的声调或以下列形式来问:“我怀疑你是否能告诉我…?”或:“那很有趣,我对…不清楚?”使你的诘问态势稍微缓和。
         使用后设模式最好的地方是,对你自己的内部对话。
         首先,你要倾听。你确实对自己讲什么?对很多人而言,内部对话是一个不断的背景噪音,他们没有真正去倾听。倾听我们心智活动,就像要让它静下来的序曲,可以是冥想的基础。它清理了认知之门,并且开始排除自我附加的障碍。
         使用后设模式去找自己最喜欢用的删减、扭曲或一般化。找找看, 你有没有任何反激励、不切实际的比较。听出一些自然回应或产生,而不是适合答案的过时批判或别人的意见。有时那些话,还会以原来说的人原音重现。你可以找到一无所谓地限制了你的行动自由的“应该”拉,“无法”拉。你也可以捕捉到你自己的一些信念与假设,你可以再检视一次。
         下列有一些例子:
²        “我应该做这个。”如果没有做,会怎么样?
²        “我无法做这个。”什么阻止了我?
²        “她不喜欢我。”我是如何知道的?
²        “我很烦。”   我是如何搞烦自己的?
²        “改变是困难的。”改变是如何困难?我是要从哪里改变到哪里?
²        “这项决策很难做。”我是如何觉出它难做的?
²        “没有人会帮帮助我。”没有人?一个都没有?
         你什么时候及如何使用后设模式,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有一些情况,你必须同时跟很多人讲话,此时,你要以比较一般化的方式讲,听的人才能从你的话中,听出他们自己的意思来。
3) 向上归类[米尔顿模式]     我们可以用与后设模式相反的方式来使用语言,即向上归类,建构出能包容更多不同诠释的句子。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语言是很有力的,你无法对它毫无反应。当我们听到一些语言,我们就会想将其弄出意思来,所以我们会无意识地寻找它可能跟我们的关联。它越是含糊,它的可能意思越多。
       在NLP里,这类用语叫做米尔顿模式。米尔顿模式是后设模式的反面,是用很多删减、扭曲和归纳的方式组成的句子。这是由理查德.班德勒与约翰.葛瑞德模仿米尔顿的艺术性含糊语言所发展出来的。米尔顿是催眠治疗师。一位患者去找治疗师,是因为他们无法以意识去解决他的问题。他所需要的资源是潜意识。米尔顿首先以语言来呼应与引导那人的现实观。他以非常一般化的语言,来描述那人当时的感官经验,然后才将其引导至其较深的内部现实世界。他使用复杂的语言,来让那人的意识分心,而打开潜意识的资源之门。当患者在出神状态下时,米尔顿会用含糊、开放、许可式的语言与隐喻来让患者可以从其潜意识中摄取所需要的资源。为对这种一般化的语言有点概念,请你稍微放松下来,开始去想到这种语言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适当使用的时机,与用具体语言的时机,或许你早就知道这种种,而可以不费心机地应用之,所以你也可以让你的潜意识,继续去精确地思考,何时以及如何在你的生活中去应用这种语言模式。因此,你可以愉快地惊讶到自己,比以前意识到的有更多的技巧。
       米尔顿模式是起源于催眠治疗法,是用来诱导“出神”。“出神”并不是只由诱导后产生的特殊心态。它是我们无时无刻自然地陷入及脱出的心态,而且对心理健康特别重要。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完全专注于外在世界,而对自己本身只有少量的觉察,或只专注于我们的内在世界。“出神”是一种我们的注意力紧紧地专注于内在世界的心态,而任何可以增加我们对内在世界涉入的语言,都是会加深出神状态。
      出神会在群众中互相感染。在音乐会中的听众,无论四听摇滚或古典的,都在共同的出神状态,就像足球大赛的观众。在聚会中的或在听激励性演讲或在宗教庆典中的群众,都是在出神状态中。像在水灾、地震或被攻击的灾难中的人,会有麻痹感或失魂落魄般。这也是一种出神状态。了解这点,对专门负责处理这类灾难的人很重要,即尽可能地迅速地使受害者重建资源丰富的状态。
       出神在日常里,扮演什么角色?可能远远超出你所能想象的。你有没有过一种经验,既在听演讲时,有一段时间脑袋突然空白?当你在看电视时,你就是处在某种出神状态中,你的注意力专注于某一点上,而外在世界好象消失了。虽然你的听力正常,但当有人在那时叫你名字,可能你没有反应。在其他的场合,当有外在分心的事情时,你也会突然掉入幻想。下次当你在电梯或火车车厢中时,注意一下你同行的人的脸,你常会看到眼神暗淡的表情。他们隐退至他们的内在世界,并在一种轻度出神的状态中。注意一下,当到站时他们是如何清醒过来的。
       传统上,出神的征兆有:身躯静止、脸部肌肉松弛、反应缓慢、时间扭曲、感觉很遥远或脱离了。然而,也不尽然如此,比如说,电动游戏也是很有效的出神诱导物。
       白日梦是出神的形式之一,而且常常是很创意的出神。当你在做白日梦时,你就是在对来自潜意识的想法开放。很多科学上的突破就是这样发生的。那些发明报告说,当他们深深地沉浸在问题中时,解答突如其来地一闪而出。本世纪在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相对论,就是由爱因斯坦在想象如能坐在一道光束的顶端环绕时像什么而发现的。
       我们再由日常生活中的出神状态来看。假如生命是一连串的出神状态,有深有浅,有长有短。这些日常的出神状态,有些我们能有所控制——即可以跳离它们,有些则抓住我们。有些是有生产性及创意的。你可以看到,当你对小孩子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时,他们进去出神状态的情景。他们在想象那会是什么情景。他们会眼界大开,享受那愉悦及正向的出神状态。言情小说、科幻故事或恐怖故事,假如写得好的话,很轻易就可将我们带入想象的世界。这就好比我们常常会在上床前读了恐怖故事或看了吓人的电影后,就得拉着被子盖住头以那些鬼怪隔离。这是因为想象的世界常会侵犯到真实的世界。
       你日常的出神状态是什么?你有没有发现你经常陷入不顺心的出神状态?找出是什么激发了它们。它可能是外在的,如某一种音调;它也可能是内在,某一段特别的想法或回忆。出神状态的激发物就像陷阱,一旦你掉入,就很难回头。在出神状态开始发展前,就将其捉住,并且不要结合进去。当你发现你已经陷入,先认同它,然后专注于外在世界以便脱出。假如你是在“正当下”,你就不是在出神状态。记住,出神状态并不是你,而是你所陷入的情景,所以也是你所能脱离的。
       我们所有的出神都是有目的的,它们企图解决一些问题。
4) 侧向归类[比较-隐喻模式]   在 NLP里,隐喻包含演说、故事、比较、直喻以及格言。隐喻是走边门地由一件事情转到另外一件事情,以微妙的或者明显的方式去对比或联结。将你的指尖放在最接近你的某物之表面上,并以触觉去感受到发现了什么信息。现在以你的指尖慢慢去滑过那表面,因你有了更多的信息,所以你会更清楚地知道那表面的质地、特性与温度。
       讲听故事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而荫喻让我们思想更加扩大。它们从每一层面编织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小孩子时听床边故事,到我们思考工作、生活、亲密关系及健康时的种种方式。它们在两件事或经验间,建立创意的联结,给予另外一种不同的期望更具启示性的例证。各个宗教门派的大师也常以隐喻及格言说法使他们的想法表达得更加清楚。举个例:生命就像…你会怎么完成本句。生命是否像一席盛宴?一场挣扎?一场冒险?一所学校?一场考试?一片森林?
        一个人所用的隐喻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们可以进入他们的生活并了解他们的想法。认为生命是一场冒险的人与认为上一个挣扎的人,处理事情的方式,会有非常不同。
        组织也使用隐喻。一个以团队合作为荣的公司,会与自诩为独立作战的公司,处事上有大的不同。他们也强有力地表现出他们的立场,及对待员工的方式的隐喻。
        隐喻并无对称错,但它们对人们如何思想及行动有暗示性的影响。
5) 心理防卫机制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自己的信念和价值系统受到威胁时,潜意识采用习惯性的心理适应性措施来应对。防卫机制与过滤机制都是个人的心智模式保护自己的方式,有重合的地方,防卫机制应对的是更为严重问题,而过滤机制则是日常情况的应对。当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时,防卫机制开始运作,以缓解内心的焦虑、罪恶感、自尊感降低等。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大都在潜意识中进行。比如“酸葡萄”故事中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每个人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均会逐渐演化出各种心理防卫机制保护自己的尊严和自我认同、价值观和信念系统。
        在教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被教练者是不是在应用某些心理保护机制。部分心理机制是有害被教练者清晰认识到问题所在的,所以帮助其克服。
        心理防卫机制分类:
第一,   自恋心理防卫机制。否定、歪曲和外射。
第二,   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内射、退行、幻想。
第三,   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潜抑、隔离、反向。
第四,   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压抑、升华、利他、幽默。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打印] [关闭]
上一篇:NLP的四项准则
下一篇:NLP-表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