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做最好的教练-心态教练五步策略

拓展Tag: 关注度:


    第三章心态教练五步策略

    神动而天随。

    ——《庄子》

    挖空心思琢磨出来的“套路”不一定灵验,相反,灵验的恰恰是不经意间袭来的灵感。走进“套路”开始模仿,走出“套路”开始创新。搭建教练平台

    教育就是能倾听任何评论却不会失去耐心和自信的一种能力。

    ——罗伯特?弗洛斯特

    从“教练空间”说起

    “教练空间”是指一个人是否发自内心愿意教练(coach)来教练(coaching)自己。如果被教练者心态开放,愿意让教练来支持自己,我们就说他开放了一个空间给教练;如果在教练过程中,被教练者排斥、拒绝、反感,不打开自己的心门,封闭自己,我们就说对方不愿意提供一个“空间”给教练,此时也是一个信号,提醒教练暂停教练过程或者另想办法来支持被教练者。

    “教练空间”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这就是教练(coach)与被教练者(coachee)之间搭建的沟通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就不会有教练空间!所以,做好教练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搭建教练平台!

    搭建教练平台——是很形象的比喻。教练平台就是指教练双方的心态在平等、同步、开放、严谨、高要求的基础上,能够全方位的互动。

    搭建教练平台

    搭建教练平台和全方位互动很相似,又不一样!搭建教练平台是一个步骤一个环节,而全方位互动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搭建教练平台是全方位互动的目标和结果,全方位互动是搭建教练平台的手段和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都是为了成功的教练过程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搭建教练平台,教练要在心态上做好三方面准备:

    首先,你要真正地忘我,而且你要焦点放在被教练者身上,任何干扰和执著都会影响到教练过程。

    其次,我是一面镜子。作为教练你身上的每个感官都全情投入,而且反应是很灵敏的、迅速的,目的是把你身上反应的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给对方。

    第三,心灵调频。就好比我们要听收音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调频,你发射的信号与对方的在同一频道上,才能相互“收到”信息。

    同时,我们应用了神经语言程式学的方法,来搭建教练平台,我们叫做——八步调频法:

    第一步:情绪及面部表情同步。

    假如你看见对方情绪和表情都很低沉,而你很开心,甚至说笑,属于不同步;你可以表情中立,了解更多的情况就可以感同身受,你也能体验到他的感受和他的情绪了。

    第二步:语气语调语速同步。

    有一个女学员讲话语调、语速都很急,每次她坐在你身边都会让你有浮躁的感觉,你想跟这样的人搭建教练平台是不是把你变得很急呢?恰恰相反,你要帮她平和下来,然后你再跟对方达到同步。而假设又有一个讲话很慢的人,你也先接受他,然后帮他调出激情或者兴趣,然后达到同步的效果。

    第三步:肢体动作同步。

    为什么人们见面打招呼要从握手开始?其实就是一种在肢体上传达友好信息的表示。比如:你说“我很高兴认识你”,你的上身却两臂交叉,目光看着别处!对方明显感受到“你认识他不太高兴!”所以,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肢体动作一定要配合想法,才能言行一致。

    第四步:语言文字同步。

    教练不一定要说什么华丽的语言,但一定是让对方听得懂的,用词生活化的。很多初学心态教练的人,经常套用术语“你看到什么”、“我帮你做个区分”、“你很抗拒啊”、“放下放下”……等等。让人很反感,不能起到搭建平台的作用,反而让人很反感。

    第五步:呼吸方式频率同步。

    这种同步不容易留意到,教练也不必刻意勉强,当两个人站在一个平台上渐入佳境的时候,自然就是这样的状态。

    第六步:知识经验同步。
    心态教练注重的是心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态。只要在心态教练领域系统学习过的人,都有一定的教练能力,而不要求学历的高低,也不在意是否懂得对方的专业。然而,好的教练也需要有足够的社会阅历、管理知识、工作经验等常识性的东西,不然也很难全面系统地支持到被教练者。

    第七步:价值观及规则同步。

    教练个人的自我是有价值观的,做教练要求忘我就是暂时放下自己的这些东西,让自己成为大我,也就是服从于社会高标准的价值观和规则,并和法律、道德要保持一致。教练容许被教练者的价值观和规则在社会大我的价值观和规则的范围之内,并包容他同时也会指出他的价值观和规则偏离的部分。同步不是讨好或放任,而是协调统一。

    第八步:自我身份及信念同步。

    做教练时,自我的角色会服从教练的角色,自我的信念也会服从教练的信念。不会因为自我的身份和信念障碍自己去教练别人,而是教练的角色反过来会支持自我的成长。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有的教练有时候自我和信念上也不是完美的,在做教练的过程中,放下自我的身份和信念教练到了别人,镜子也照到了自己,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盲点或不足,同时也能够让自己进步。

    搭建教练平台还有一些拓展游戏注意事项:

    1)选好教练的环境氛围。不会选择人多或吵闹的环境进行教练;不会在对方有干扰的地方进行教练;不会有对方的同行、朋友、家人在场;不会泄露你们之间的话题的秘密等等。

    2)对方没有进步的要求。比如:有的人真的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不想有任何改变,觉得自己现在很开心很好了,自己没有进步的要求,这样的人就不需要去教练他。这种情况区分于那种想改变找不到目标的人。

    3)注意对方的时间安排和个人状态。有的人时间很紧急,或者有重要的事要办,或者遇到很大的挫折、打击需要休息平复情绪等,就另约时间或者自动顺延。

    4)开始前定向。教练过程开始之前,在场的教练和被教练者,先要统一思想,目的就是支持被教练者进步和提升,态度要坦诚、开放、严谨,放下可能出现的不舒服、不喜欢……等干扰,确定时间、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才可以开始。

    搭建教练平台看起来很繁琐,做起来其实很简单。你看到平时什么人最容易让人接近,就去模仿和学习他就可以了。放下这么多的理论,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成为一个别人愿意接受的教练!”

    沟通从“心”开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棍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把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棍儿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打开人心灵的大门需要找到人际沟通的金钥匙!《九型人格心理学》就是一把人际沟通的金钥匙,在当今国际教练领域受到广泛欢迎。据说,美国中情局(cia)就利用这个工具识别各国领导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政治策略。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主持人曾现场采访了多位全国知名企业家,请他们回答“当今,对管人最有价值的工具”,企业家们推崇的就有《九型人格心理学》。这是一个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的工具,它已被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列为人力资源培训教程。因为它能使你通过对九型人格理论的学习,逐步提高自我成才的能力,悟道“知己知彼”的人生真谛。

    所以,“知己知彼,沟通彻底;爱人爱己,从我做起!”就是《九型人格心理学》的价值所在。

    《九型人格心理学》是心态教练最常用的辅助工具之一。首先,教练要利用《九型人格心理学》这个工具达到有效沟通和搭建教练平台的目的,就要有能力识别不同人内心的源动力——欲望与恐惧。《九型人格心理学》——顾名思义把人的性格分成九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人基于欲望和恐惧的出发点,都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外在表现。具体如下:
    第一型:完美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完美主义者。

    基本欲望:追求完美,我是对的。

    深层恐惧:受谴责,变质、变坏。

    基本诉求: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及“不应该”、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追求完美、不断改进。

    第二型:全爱、助人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给予者。

    基本欲望:追求被爱。

    深层恐惧:没有人爱、不被认同、不被需要。

    基本诉求:我若不帮助人,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别人的爱或良好关系、甘愿迁就他人、以人为本、要别人觉得需要自己、常忽略自己。

    第三型:成就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实践者。

    基本欲望:追求成就。

    深层恐惧:被拒绝、不被接纳。

    基本诉求: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被认同、赞赏,强烈的好胜心,喜欢与别人比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注重形象,工作狂,喜欢走捷径。

    第四型:艺术型、自我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浪漫主义者。

    基本欲望:追求独特。

    深层恐惧:怕平凡、怕平淡。

    基本诉求:我若不是独特的,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独特,与众不同,情绪化,追求浪漫,惧怕被人抛弃,觉得别人不明白自己,强烈的占有欲,我行我素的生活风格,享受痛苦,易忧郁、妒忌,生活追寻内心感觉。

    第五型:智慧、思想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观察者。

    基本欲望:追求知识。

    深层恐惧:缺乏知识,无助、无能。

    基本诉求:我若没有知识,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知道、理解,冷眼看世界,抽离情感,喜欢思考分析,缺乏行动力,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喜欢精神生活,不善表达内心感受。

    第六型:忠诚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质问者。

    基本欲望:追求忠诚。

    深层恐惧:缺乏安全感,得不到援助。

    基本诉求:我若不顺从,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安稳、有保障,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多疑虑,喜欢群体生活,有团队精神,为别人做事尽心尽力,不喜欢受人注视,安于现状,不喜欢转换新环境。

    第七型:活跃、开朗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享乐主义者。

    基本欲望:追求快乐。

    深层恐惧:被剥削、束缚。

    基本诉求:我若不带来欢乐,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好玩、开心,乐观,阳光,要新鲜感,追上潮流,不喜欢承受压力,容易逃避痛苦,怕负面情绪。

    第八型:领袖、能力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支配者。

    基本欲望:追求权力。

    深层恐惧:屈服于人,没有自由。

    基本诉求:我若没有权力,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控制掌握一切,追求权力,讲求实力,不依靠他人,有正义感,喜欢做大事,爱命令,说话大声,有威严,报复心理,爱辩论,靠意志来掌管生活。

    第九型:和平、和谐型。这类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媒介者。

    基本欲望:追求和平。

    深层恐惧:怕纷争、冲突、改变。

    基本诉求:我若不和善,就没有人会爱我。

    主要特征:渴望和谐相处,很难作决定,难于拒绝他人,不懂渲泄愤怒,随遇而安,对人没有要求,内心平和,很容易满足。

    心态教练体系中专门设有《九型人格心理学》的课程,深层讲解九型人格的实际应用。在这里我们专门探讨如何利用《九型人格心理学》的方法搭建教练平台。九型人格认为,人是由基本欲望所控制,按人的基本欲望可以划分成九种类型的性格,反过来基本欲望的背面就是基本恐惧;同时还认为,人是群体的一员,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由于不同的欲望,人格也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个人形象和沟通方式。心态教练要做到出手不凡,就要擅长在与人的接触中识别对方的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全方位互动,从而搭建好教练的平台,激发出对方的潜能。
    与不同类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具体要点如下:

    1型的人常常告诉自己「还不够完美」,经常不满足自己的表现,容易造成负担。他们很难尽情享乐,然而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放松心情。所以对于1型的人应该让其了解到“成长”只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完美只是一个理想,只要完善就好了。

    跟1型(完美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是:

    【1】理性、合乎逻辑、重视数据,并且用正式的态度和他们沟通,获得他们的认同。

    【2】可以适时表现一些幽默感,缓和他们的严肃僵硬,藉以牵引他们放松心情。

    【3】当他们陷入争辩当中,显得很义愤时,先不必追究,他们的情绪也是分的很清的。

    【4】说话要真诚、直接了当。

    【5】当他们不理你了就是对你有看法了,要及时调整。

    2型的人对人亲切是赢得他人好感的手段。一旦得不到别人善意的回报,就会气愤地说: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不领情……并感到不满与不舒服。

    与2型(全爱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是:

    【1】对于他们的付出,及时嘉许和肯定;对于不足给他台阶和面子。

    【2】他们总是将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所以不妨鼓励他们多谈谈自己,并告诉他们你很关心他们的事,想多了解他们一些。

    【3】当你想为他做某件事时,告诉他们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快乐,他们便会接受你的付出。

    【4】当他们只顾着为别人忙碌,或是显得情绪化、心神不宁时,可以问问他们正在想什么?心情如何?以及此刻有什么需要?

    【5】一对一地和2型人沟通,容易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

    3型的人往往太过于讲求效率,为达目的就会不择手段、不顾自己与别人的立场。这种人不重视自己的感情世界,对于空虚、无奈、温柔等会妨碍效率的种种感情,都会像机器人一般的视若无睹。

    与3型(成就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告诉他们这样做可能会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结果。

    【2】欣赏他们,分享他们的成就。

    【3】直接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因为他们有时真的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4】去爱他们,设法让他们去探索自己真正的感觉。

    【5】不要轻易让他们占了上风,那样他会趾高气扬,维护平等的交流。

    4型的人追求独特、讨厌平凡、个性偏执,不甘于脚踏实地的生活,容易逃避现实。其拒绝平庸的“固执”行为,往往会使之受到周遭的孤立。

    因此,与4型(艺术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一定要重视他们的感受。

    【2】也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感觉、想法。

    【3】密切地配合他们,令到他们感觉到你是关心他们的,愿意支持他们的。

    【4】如果他们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难以自拔时,问问他们当下的感受。让他们有机会抒发情绪,帮助他们走出情绪。

    【5】不要以理性来要求他们,听听他们的直觉,开启你不同的视野。

    【6】称赞他们,特别是当他们能发挥自己的特质而有所贡献时,因为他们是极容易有负面情绪,容易否定自我的人。

    5型的人认为,要获得知识,就必须跟别人隔离开来。5型的人不善于跟别人交往,也不善于分享感情。这类人还有看不起别人、讨厌与别人分享自己时间的倾向。固执于追求知识而疏远他人,甚至无法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

    跟5型(智能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表现出亲切的善意,以减轻他们的紧张、焦虑。

    【2】要亲切,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尊重他们的界线。

    【3】要求他们做决定时,请尽量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4】当你请求他们某件事时,请记住你表达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请求而非要求。

    【5】不要在知识上跟对方争辩,包容对方的观点。

    【6】当对方讲不出自己的感受时,及时补充和提醒,不必勉强。
    6型的人会强烈地顾忌自己的“安全”。他们经常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常常过于小心谨慎、容易猜疑。容易把别人的忠告看成是一种攻击行为。

    跟6型(忠诚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倾听,并愿意支持他们,和他们站在一起,取得他们的信任。

    【2】说话真诚、清楚明白,因为他们很会猜测你的“言外之意”,而做不必要的联想。

    【3】不要批评他们的多疑,这会使他们更缺乏自信。

    【4】言行一致,让他对你产生信任。

    【5】不要期望太快地和他们建立互相信任、开放的关系,他们要有一个观察你过程。

    7型的人喜欢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人生才是最理想的。这种想法使得他们的意识,停留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以及为未来的快乐计划着。对于不如意的事就会觉得不满与焦虑。

    我们要告诉7型的人,只是追求快乐并不能得到人生的喜悦。接纳和面对悲伤与痛苦的事实和按部就班去完成事情对他们很有价值。要完成一件事,光是提出各种点子是不够的,还必须面对痛苦与悲伤,以及忍耐无聊的过程。如此一来,才能落实7型的理想,并随着成长而得到各种成果。

    与7型(快乐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和他们交谈。

    【2】倾听他们伟大的梦想和计划,不必马上点出其中不切实际的地方,把它当成是一种分享想法、分享喜悦的方式。

    【3】如果你要点出他们计划中的一些问题,改用一种建议、提供参考的口吻,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

    【4】当你提出不同的见解、方案时,他们当下可能会有点反弹,但他们是善于思考的,给他们重新思考的时间,他们自然会判断是否接纳你的想法,或是找时间跟你进一步讨论。

    【5】看到他们逃避问题时,不妨提醒他们,找时间静下来面对问题,把问题搞清楚。

    8型的人“固执”于追求正义。他们对自己判断正义标准深具信心,并认为纠正不义的行为是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喜欢批评别人,对于不同的意见则充耳不闻。喜欢压制别人,造成不必要的纷争,使周遭的人感到害怕。

    跟8型(能力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是:

    【1】说重点,他们才不会不耐烦,并愿意听你继续陈述。

    【2】他们认为争执、冲突是很过瘾、很有效的沟通模式。冲突对他们而言是进一步沟通的开始,而非结束。

    【3】他们喜欢说出事情真相的人,可以接受直接的批评。

    【4】跟8型的人相处的秘诀便是慈悲心。8型认为向别人示弱,就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因此,要让他们了解承认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只要他们领悟到靠强势威胁别人,使别人害怕,会造成心灵的空虚,相信他们能成为富有包容心的强者。

    【5】尊重和公正会得到8型人的好感。

    9型的人往往自卑。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多大的价值,也不是重要的人物。不爱自己,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信心,想从别人身上得到力量。

    他们还有逃避各种冲突的倾向。事实上,冲突在改善社会或自己的人际关系上,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需要引导他们习惯作决定,并且面对所造成的冲突。如此一来,他们必定能察觉到自己的价值,避免掉进自卑的陷阱里。

    跟9型(和平型)的人搭建教练平台的要点在于:

    【1】尽量倾听他们,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9型人“真实的你是多么可爱,多么的了不起”。

    【2】要适时地赞美他们、认同他们,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优点、自己的重要性。

    【3】当他们赞成、或是执行某件事时,事实上有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别人,所以你不妨问问他们的真实想法,听听他们会怎样说。

    【4】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不用过于急切、压迫,否则他们会给你一个“你想听到的”答案,给他们一点空间和时间。

    【5】对他们要有耐心,让他们说出自己的需求,有了需求才有动力做事。
    做好心态教练要因人而宜,如果能有效掌握这项工具,无疑是掌握了打开对方心灵的钥匙。一次,我教练一个1型的学员,我给他一些建设性回应,他听不进去跟我辩论,我没有掉进他的辩论当中,反过来我给他讲了一个很有逻辑性、数据清晰、论据充分的故事,讲完之后也没有让他去评判,而是很幽默的跟他开了个玩笑,约定等他状态调整好之后再教练他。两天以后,我再见到他,他说“我现在看清了自己,故事里的人物就是在说我啊!”

    打球要通球性,游泳要懂水性,做心态教练要清楚人性。上述方法是读懂人性的有效工具。

    搭建教练平台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过程。以人为本需要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用心去沟通,全方位互动,最后通过整个教练过程把人的潜能和力量释放出来。然而,许多现代企业和团队的管理中尽管高举“以人为本”的大旗,但这种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心态教练的普及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据美国沟通管理协会公布的资料表明,现代企业64%的员工通常不相信高层主管所讲的话;英国管理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企业员工认为,他们越来越经常收到来自上司无关紧要的信息。

    所以,人的需求就是硬道理,没有什么比人的需要更重要的事情。心态教练的每个环节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支持人的成长而设计的,能做到这些才体现了人本思想,体现出21世纪的人文精神。清晰人生目标

    人能活下去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圣经》

    清晰人生目标是心态教练的第二步,也可以简单的叫做“清晰目标”。大的人生方向就像是一幅生命蓝图,而每一个小事件的解决和小目标的实现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建立生命蓝图”还是“清晰人生目标”都是指心态教练的第二步骤。

    生命蓝图

    希望获得某物和准备好接受它之间是有差别的。

    ——拿破仑?希尔

    人生中一段段的光阴就像一块块的拼图,最后到人生结束的时候,你会拼成一幅怎样的人生画卷呢?一幅精彩、和谐、无怨无悔的生命图画!还是一幅暗淡无光、留下遗憾并未完成的草稿呢?或者是……我们每一项工作都要制订一套完整的方案,何况只能活一回的人生!所以,为人生订立一个方向!建立一个生命蓝图将有多么重要!?

    美国《时代周刊》曾以人一生的时间分配为题,对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进行调查,人的平均寿命按72年计算,得出的结果分配如下:

    体育、运动、看戏、看电视等娱乐活动8年;

    吃饭6年;

    饶舌3年(女人加一年);

    打电话1年;

    化妆5年(女人加倍);

    等人3年;

    睡觉20年;

    旅游4年;

    看书4年;

    乘车4年;

    工作14年。

    如此看来,人生中真正能用于创造价值的时间如杯水车薪,少的可怜!就算是合理有效的利用,也是捉襟见肘,而又有多少人能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呢?据哈佛大学调查,90%以上的人不能清晰的说出自己人生的目标;《国际市场及意见研究》也表明,超过50%的企业员工不知道他们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这样的人或是员工的时间利用率可想而知,方向都不明确很难说是否有效。

    我们知道,要做事就先要清晰你的目标,才能确保你或你的团队是在做正确的事,否则你的行为将不会是最有效的,甚至有可能你正在做的事却是南辕北辙的。所以,目标清晰才能焦点集中,避免能量的无谓损耗。目标的作用和激光一样,它能凝聚人的资源、精力和时间。

    有目标的人生是在做乘法!

    有一位记者朋友,用一年的时间,不仅写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道,而且到年底结集出版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

    一次我向他请教,为什么一样的时间,你比别人更有效率?他说,其实他每天也要睡8个小时,而且他并不比别人有更多的精力。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同样的做事情,有的人是在做乘法,有的人是在做加法甚至是减法。
    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呢?

    如果所做的事情都是指向一个目标,那么我们得到的是乘法的结果:1×2×3×4×5×……如果所做的事情没有指向一个目标,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加法甚至减法结果:12-345……

    他说,其实他在年初做选题时,就确定采访50位著名的企业领导人,探索其管理理念,年底结集出版。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他就放弃了许多其他采访的邀请。在别的同事奔波于各个新闻发布会,参加不同类型的专访时,他只是盯住他圈定的50位企业领导的采访。一年下来成果不斐。

    这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而且,再问问你自己,你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你的确切目标是什么?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已经具体化了吗?

    从现在起,你必须问这些问题,因为它们的答案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可是,似乎奇怪的是能马上回答出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到百分之一。大多数人对成功的人生都有追求的愿望,但他们对成功的目标是不清楚的,源于他们心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蓝图,无头苍蝇又怎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一幅和谐美丽的蓝图是需要预先设计的。在人生这短短的三万天里面,我们要看到一个怎样的生命蓝图呢?我们要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生命蓝图呢?

    对于生命的思考是如此的沉重,难怪很多人一生都逃避这些话题!难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并不喜欢做太容易的事情,可怕的是看不到未来!因此,只有建立生命蓝图,清晰了人生的目标才能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拿回属于自己的激情和力量,从而点燃滚滚向前的生命动力!

    梦想点燃激情

    相信看不见的东西不仅是一种胜利,也是一种祝福。

    ——亚伯拉罕?林肯

    我问过很多人,“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们都跟我很兴奋地描绘,无论他的梦想是什么,我们都被他们身上那种可以燃烧的激情所感染!

    那么,梦想和理想有什么区别呢?梦想确认后就是理想,就是你想成为什么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了理想并不一定能保证实现,还要为你想要的生活绘制一幅心理图画,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产生力量。要想实现最大的成功,你必须形象的描述出最远大的理想,并把它存入潜意识。其实,对于成功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你也许要的是财富,或是名望,或是地位,或是知识……但是不管你认为的成功是什么?你都要清晰自己选择的理想,用理想来点燃你生活的激情!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拉东西,驴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无边的沙漠,高耸的山岭,凌峰的冰雪,壮阔的江河……充满激情,无比自豪!

    驴子听了大为惊异,你走了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是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

    这匹马和这头驴很像生活中的各位。有时,你的目标清晰充满激情、策马扬鞭!有时,你前途迷茫原地踏步、无能为力!但不管怎样你心中的理想都还在!都是不甘心现在的我,想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无怨无悔!所以,无论现在你在哪里,都应该停下来问一问自己,这一生我最强烈渴求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到这些,也许有的人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就是自己理想中的一切!同时,在你的心中,你也能找到一幅心灵的地图,地图上的每个小小的标记就是你人生的一个个小目标,它们像一座座的加油站,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可以由此通往理想的生活。如果你的理想并没有具体化、清晰化,它就不会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和激情,那么,理想只不过是一种浮光掠影的幻想。
    理想和目标有什么不同?

    目标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推动你前进的必要动力。理想不是目标,它比目标更广泛、更有力。理想是对生活的完整、全面的构想,既包括个人的生活方面,也包括工作方面。你的理想中有很多具体目标,它们是你实现理想的跳板;理想决定了你的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的实现则在你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在具体目标一一实现后,理想仍将继续吸引你不断前行。

    人因实现理想而伟大。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而只有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充满激情时才能成功,必须突出强调的是情感的力量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实现自己理想的惟一方法就是——热爱它!!!美国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的管理理念中,有四个e一个p:精力(energy)、激励(energize)、决断力(edge)、执行力(execute)和激情(passion),他特意强调的就是激情,他说“对工作的激情将使创造力产生,将有利于变革”,他形容ge最棒的a类员工是这样说的“他们激情满怀、勇于挑战、思想开阔、富有远见”。爱因斯坦也曾讲过类似的话——“在科学领域要取得成就,需要有为科学献身的巨大热忱!”因为情感是我们最大的精神动力,向我们提出要求,期望我们前进。每一粒结合了情感的理想种子都会种在潜意识当中,用重复和相信去培育就会发芽生长。因此,理想点燃激情那一刻就是成功的开始,激情燃烧理想的时候就将梦想成真。

    愿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马克思

    愿景是什么?前面我们提到的“生命蓝图“和“清晰具体的人生理想”就是“愿景”。愿景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愿景的大小也决定了人生的格局。

    从管理的角度解读《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是一个团队。唐僧作为团队的领袖,论本事是最差的,但他却是整个团队中目标感最强的,对愿景最清晰、最执著的那个人。《西游记》中这个团队实现愿景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们多次看到,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有的受不了委屈出走了,如孙悟空多次回花果山;有的禁不住诱惑开小差了,如猪八戒招亲;也有的时候团队还会出现要解散的危机,如四人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每次都是团队的领袖唐僧立场坚定,感召大家不断清晰目标、自律坚持,才让团队屡次化解危机,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这个团队开始出发前,树立的共同愿景是足够远大的,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美好愿望相对每次的磨难来说,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每次当团队所有成员的心一回到“西天取经”的愿景上时,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尽磨难!终成正果!

    《西游记》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作者用神话的寓言,向人们揭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人生真谛!意思就是说“人生要实现理想所有的磨难和自我超越的痛苦在所难免,必须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远大的理想决不动摇,才能如愿以偿”。理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水浒传》的例子恰好与《西游记》相反。梁山好汉们也提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团队口号,但是包括宋江在内的好汉们的愿景并不清晰,“替天行道”究竟指什么?是“建设一个新世界”还是“推翻封建统治”或是其他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共同愿景,所以他们的行动都只是一些被动的反抗行动,旨在打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地主,反抗压迫,为民报仇。当他们的驱动力来自反抗压迫时,他们就在打击祝家庄、曾头市的地方武装时,显得干脆彻底。可是一旦到了真正同旧的秩序对抗时,他们却开始有所保留了,开始动摇了。虽然好汉们有着“生死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论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共同价值观,但这些只能是“团伙”的价值观,不能成为“团队”的价值观。最终还是在“忠义”观念的渗透下瓦解,选择了妥协和投降之路。梁山众人的努力一度动摇了宋朝政府的统治,然而并不像刘邦、朱元璋等农民起义一样取得成功!方向不清、愿景不明,最终酿成了这次起义失败的结局。
    成功的道路是殊途同归,失败的故事也可以用来学习!在教练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发现,有的客户表现得很积极,也很认真地制订了目标,做了一段时间,实现了一些小目标就不再有动力向前走了,可是自己却总感觉找不到原因出在那里?换句话就是——“迷茫”。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其实,“迷茫”不过是一种选择,一种借口。危险的地方,就在于“迷茫”久了,就成了真的“迷茫”了,连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了。

    人一旦对于目标没有动力,或者“迷茫”的时候,关键原因就要看目标来自于那里?目标背后的理想到底是什么?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人的理想!最基本的五层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前面的两个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物质需求,后面的三项属于精神需求。有的人会注重物质需求,有的人会注重精神需求,也有的人两样都会达到一个平衡,让自己活的更充实!追求需求满足的过程很像爬山,我们根据不同的表现归纳出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刚开始向山上爬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的,我们叫做“放弃者”;另一种是爬到半山腰就满足了,原地休息,不再爬了!我们叫做“半途而废者”;还有一种就是终生都在为人生的顶峰——最高理想而努力攀登的人,他们有句话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称他们为“攀登者”。“放弃者”大多只注重底层的物质需求,并且对自己并没什么要求,意向也不强烈!侥幸能成功就成功,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半途而废者”有人生理想,但不完整也不远大,努力拼搏一段时间,“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他们常说的;而“攀登者”都是愿意负担起人生使命的人,他们的理想和愿景清晰而远大,他们的生命蓝图是由具体的目标和完整的计划组成的,他们坚持理想!自我超越!勇于挑战!有持久的动力和激情!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并最终迈入成功者的行列。“攀登者”通常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中的那20%的成功者,而前两者也就自然成了80%平庸的人。

    从宏观看,影响你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有内在和外在两种不同的驱动力,基于不同的驱动力原因,结果也不一样:

    第一种是外在驱动力——基于别人的反映,第二种和第三种是内在驱动力——基于需求和价值。

    基于别人的反映,会做一下子,被人认可了就失去动力了;

    基于自己的需求,会做一阵子,需求满足了就失去动力了;

    基于生命的价值,会做一辈子,只要生命不止就会奋斗不息,心中永远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周总理在南开中学上学的时候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价值观,所以他一生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生的每个目标有没有意义,要取决于是否与自己的理想和谐统一?

    而整个人生有没有意义就要取决于你是否在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活?

    你的愿景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清晰目标六步法

    成功就是逐渐实现有价值的理想。

    ——厄尔?南丁格尔

    教练给客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嗖地从洞中窜出一只兔子,兔子一看到猎狗魂飞胆丧,情急之下兔子奔跑中爬上一棵大树,然而在树上,兔子却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跑掉了。

    然而教练问:听了这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马上有客户说:兔子根本不会爬树!有的说:一只兔子怎么可能一下子砸晕三只猎狗?教练问:还有呢?一时没有人再回答。停了一阵,教练才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还没有提出来——土拨鼠在哪里?

    在教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提到“清晰目标”,那是因为光有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清晰化、具体化才有效。因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被途中的新情况分散了注意力,或是走上了岔道,或者停了下来,或者竟然放弃了原来的目标。所以教练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目标是一个起点,没有目标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我想邀请你与自己用心的做一次沟通,并认真走完下面的旅程……

    第一步:在以下的价值观清单中,找出十种目前最重要的。成就感金钱、财富能力

    忠诚冒险创新

    诚实挑战友谊

    安全感有意义学习

    爱心家庭宗教

    智慧享乐权力

    名望自由健康

    快乐责任自尊

    共赢成长完美

    刺激奉献认同

    荣耀探索感召

    好奇占有美

    发现融合胜利

    娱乐帮助育人

    被爱独特知识

    平和卓越洞察

    满足幻想感受

    优越体验团结

    回忆专业服务

    改变付出阳光

    影响力伟大欣赏

    计划激情控制

    觉醒精通亲密

    完成轻松指挥

    纯洁力量强大

    证明使命其他

    第二步:当选择完十个重要的价值观之后,请再深入地问一问自己。(1)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2)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3)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4)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5)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6)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7)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8)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9)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

    (10)对我来说,会为我带来什么?第三步:价值观重要程度排序。1?最重要的2?第二重要的3?第三重要的4?第四重要的5?第五重要的6?第六重要的7?第七重要的8?第八重要的9?第九重要的10?第十重要的

    第四步:挖掘痛苦。(1)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2)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3)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4)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5)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6)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7)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8)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9)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10)如果不能实现,会为我带来的痛苦是什么?最近有一首新歌叫《痛快》,很好听!“痛苦”和“快乐”原本就是孪生兄弟,不能分开!人类天生是遵循“快乐原则”,逃避痛苦的!但如果过分逃避就会过犹不及,更加麻烦!更加痛苦!所以,要催人奋进,一定要深入挖掘痛苦!善用痛苦的能量!

    通常,人们懂了许多正确的道理而不下决心,依然故我,是因为对现状的痛苦体验还不够深!不够切!之所以还在做与目标无关的事,做一些自我放纵的事,是因为还没有挖掘和面对真正的痛苦!当你失去动力时,你一定是对痛苦体验的不够。把青蛙扔进沸水里,看似残酷而不失仁慈;把青蛙扔进温水里,看似仁慈而实则残酷。区分不到这些的人,很容易将爱人变成害人!

    21世纪是自我成长的时代,如今好像很多道理都和原来背道而驰!其实则不然,这些规律一直都在,只是人们从没像今天一样更在意生命的觉醒和生命的价值!

    小痛苦迷惑人的心智,大痛苦却改变人的命运!

    当我们真正挖掘到痛苦时,才会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而真正面对痛苦时,才会迸发出激情和潜能!就像埋藏在内心的火山,一旦爆发出来,气势如虹,力量不可阻挡,一切都将成为可能!第五步:人生目标宣言书。人生目标陈述:远期目标:远期成果:实现期限:中期目标:中期成果:实现期限:5年目标:5年成果:实现期限:3年目标:3年成果:实现期限:
    第六步:调整价值排序。个人价值观的排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有阶段性的,随着目标实现的情况不断变化。比如当一个人的财富目标达到时,可能他会把成就感排在第一位,财富目标就要排到后面几位,原来排在后几位的健康也要提前。而当一个人财富、成就都达到相对满足时,他可能会把爱心排在第一位。价值观的排序将决定我们的目标与行动,比如财富排在第一位,当财富与成就感冲突时,我们就可以有个清晰的选择,因为这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清晰人生目标是一生的工程,随时都要弄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有一点是值得提醒的,足够大、足够美好的生命蓝图会让你充分燃起生命的激情,正像一个激励大师讲过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梦在开始的时候做的太小太差,免得一切到来的时候再后悔!”

    发掘心智模式

    当你的信念发生改变了,你的行为也就改变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

    发掘心智模式是心态教练的第三步,这一步用《第五项修炼》中的理论解释,也可以称作“反映真相”。因为无论是挖掘到对方的什么模式,都要再加上一步就是令对方去面对,不面对是起不到作用的。敢于面对,就有可能站高一线看到自己的模式,就能看到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看到不一致、不统一的地方,才会有动力去改变。

    你有没有驴子的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关于心智模式的研究,为心态教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心智模式”这个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指人的心态和信念,再深入区分就是指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对周围事物及外在世界的假设及信念系统。经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信念和假设来看世界,很多时候我们透过自己信念和假设的“有色眼镜”,去诠释和判断外在的世界,实质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自己“假设的事实”,然而我们却把它当成是“真实的东西”。

    心智模式就像一个自动操作的内在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和对外界做出反应。由此可见,人所有的结果不是源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源于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固有的信念和假设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一头驴子拉了一辈子的磨,主人看它老了,决定让它远离磨坊,好好去享受自由自在的日子。于是把驴子牵到草地上,对它说:“你以后再也不用天天围着磨盘转了,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驴子在蓝天白云下,绿绿的草地上一时不知所措。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驴子实在觉得无聊,就围着一棵树,一圈一圈地打转……

    驴子身上的模式可笑吗?可悲吗?而事实上,有时人身上的固有模式比驴子的更顽固。很多企业家跟我讲“企业发展到了瓶颈”,什么是“瓶颈”啊?分明是企业家自身的模式不改变导致了企业模式不改变,不能适应市场的大环境了!所以,我们开玩笑说这叫“瓶盖”,一个人自满、固执、不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就会受到局限。有不少曾经成功、曾经辉煌的企业,靠一个模式兴起,又被这个模式淘汰,在市场中销声匿迹,这样的故事永远都在上演,一切都是人的内在模式起的作用。

    人的“心智模式”好像电脑的软件。电脑的硬件不断在进步,电脑使用者的要求在变化,甚至电脑病毒也越来越厉害,这些大环境的驱使,软件必然要不断升级。所以,人内在的“心智模式”要适应环境发展,也必须不断升级。

    外在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这个客观因素对于所有竞争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企业决策者是否有能力觉察到这种变化?是否有能力觉察到自己的模式?从而迅速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决策者的洞察力不够敏锐,不能针对环境对自身的信念和心态作相应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企业规模壮大或竞争加剧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所以,失败并不意外。彼得?圣吉对类似情况的总结是——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解释。
    心智模式是一种习惯

    卓越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我们常说人是习惯的动物,好的习惯让我们工作效率很高,不良的习惯影响我们达成目标。人的心智模式也是习惯的一部分,心智模式的好坏是看对目标是否有效来决定的。无效就要立即调整。因此,心智模式中信念的宽度,决定我们事业的宽度。意思是说,可供选择的心智模式的方案越多,说明对外在环境变化中的应对能力就越强,实现目标拿到成果的速度也就越快。我们都不可能离开心智模式而生存,不适应环境的模式只能改变。

    有一个故事流行很久了,我们不妨从习惯这个角度来演绎一下。

    一个小山上住着父子二人,他们每天砍柴之后用牛车运往山下去卖柴。老父亲赶车经验丰富,所以坐在前面驾驶,下山的路崎岖不平,而且弯道特别多,儿子眼神比较好,坐在柴堆上了望路况,他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病了没有下山,儿子一人赶着牛车。走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引诱牛,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突然想起一个办法,他看看左右没有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的固有模式我们称之为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而人的固有模式就更加难以改变。就像习惯一样,做久了感觉很舒服,要改变则很难受!尽管如此,人与牛不同的是人有理想和愿景,可以面对痛苦自察、自省,调整心智模式,于是可以有机会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

    科学家实验证明,任何新习惯的建立只一需要一刹那,可能是万分之一秒,而要巩固和养成就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心智模式同样是一种习惯,它的改变一样需要时间和坚持。

    如果说卓越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大部分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的一言一行也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生活中,有的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为教练,需要把卓越变成一种习惯,只有卓越的心智模式才会导致卓越的行为,才会拥有卓越的成果,对于心态教练来说,卓越就好像我们的第二生命,自己不卓越的教练无法使别人创造卓越。

    “being”模式

    心态教练的实践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心智模式,有效的、无效的、积极的、消极的……但是心态教练最根本的还是“being——doing——having”这种心智模式,我们简称“being”模式。

    “being”就是“人,生命,存在,生存,成为,体验”的意思。美国潜能训练的先驱者们曾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一个成功的思想:being(成为或是)——doing(做)——having(拥有),意思是说此时此刻就要成为你想做的那个人,然后再去奋斗,去创造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切。

    然而,普通人的模式是截然相反的。生活中,他们通常习惯用的模式是“having——doing——being”。比如说我们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们认为应该先拥有成功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去努力做一些事情,我就成功了,我也就成为成功者了或者说我就是一名成功者了。这看起来是合乎逻辑的,但在心态教练眼里这是一个无效的心智模式。一个人要成功,更有效的顺序应该是:being——doing——having。也就是说,你先让自己心态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接着你才能像成功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去做事情,然后你就会拥有成功者所拥有的条件。这种做法不依赖于环境因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就是环境的主宰,我创造我想要的生活。

    这种模式就是心态教练的根本思想——先在心态上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然后我去做,最后可以拥有这些成果。就算没有条件我也可以主动创造出条件来,是否成功由自己决定。而且,要成为成功的人,不是十年以后,而是现在!这种思想可以通俗地演绎为:“不是拥有以后才快乐,而是快乐地去拥有”。阿根廷有句谚语——“快乐的母牛多产奶”!也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理念。
    如何打破信念的框框?

    从人的信念角度出发,你可以看到一个扇形的截面(如下图),核心是信念,中间是行为,最后是成果。意思是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要想成果不同,首先要信念不同。信念的偏差,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心态教练要做的就是打破人固有的模式——信念上的框框。

    (图例)

    心态教练通常从洞察和发掘被教练者的信念入手,发现对方信念与目标的偏差,或找出信念中的障碍和干扰并提出质疑,启发被教练者自己面对这些模式,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这些信念如何影响自己的行为和成果。被教练者一旦看到了自己的盲点,开始从这个角度打开信念的时候,自己固有的模式必然受到冲击,看待事物的心态和做事的行为有可能会做出调整。如果教练过程是成功的,有经验的教练就能看到被教练者的表情会有所不同。信念拓宽导致行为改善,成果自然彰显出来。

    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问题是技术性方法就可以解决的。比如:坐车出门不知道路,只要问一下,或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同时,也有很多是技术性的方法解决不了的,必须用调适性方法来解决的。比如:你很想尽快把工作业绩提升,你又不想去面对有挑战的客户,你想简单的找个方法就解决,很难如愿。因为这是一个心态上的问题,需要通过调适性方法来解决。现代社会,变化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人遇到问题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只想从外在找到解决方法,结果方向不正确,越努力越适得其反,这些是形成所谓“瓶颈”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内在的根源不改变,外在的变化也是徒然。

    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

    上帝非常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一只猫。

    老鼠变成猫后又非常害怕狗,上帝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怕老虎,上帝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整天害怕会遇上猎人。

    最后,上帝只好又把它变回老鼠,并对它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老鼠的心态没改变。”

    还有一个很精彩的案例,也能说明打开信念对人的改变。一次acp心态教练导修课上,我教练一位男客户,他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很困惑自己跟下属一个新上任的部门经理的关系,让他很不开心。

    教练:什么原因这么不开心?

    客户:董事长给我派来一个新的部门经理,工作搞的一塌糊涂。

    教练:说说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客户:第一他不懂业务,第一次给员工开会就让很多人很反感;另外我让他给我搞个方案,他迟迟不交给我。

    教练:那你跟他沟通过吗?

    客户:说过,他很自以为是的!

    教练:我觉得你对他有看法!

    客户:我感觉他是跟我对着干!

    教练:什么原因让你有这个想法呢?

    客户:因为他是董事长派来的,我感觉他是来监督我工作的。

    教练:有什么可以证明?

    客户:没什么!只是我的猜想!

    教练:哦!猜想不等于事实!你凭自己的猜想来看人会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客户:……可能会影响我的人际关系!

    教练:公正的讲你觉得这个部门经理怎么样?

    客户:我觉得他专业上还行,在这个行业干5年了,有经验,个别员工反感他,是觉得他太年轻,不服他!

    教练:你前后对他的说法很矛盾,是什么原因?

    客户:我是有些不信任他!怕他以后会顶替我的位置!

    教练:你这个总经理当的这么不自信!自己不自信还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胡乱猜疑别人!

    客户:我明白了!

    教练:明白什么?

    客户:我会信任他!

    教练:那你跟他的关系怎么办?

    客户:我信任他就能接受他,其实他倒也没什么!我知道该怎么对他了!

    ……

    上面的案例中,教练给客户信念的做了两个区分:第一是个人的猜想不等于事实;第二是自己不自信不等于别人不好。而且,客户也看到自己做事是不公平的,讲话前后自相矛盾。以上这些都是被教练者的信念模式,有这样的信念,他才有上面的行为。因此,教练打开了被教练者的信念,让他看到自身的盲点和干扰,以及行为上给自己工作带来的障碍,于是,当他选择放下这些的时候,他已经能处理好面临的困惑了!
    作为教练要让被教练者知道自己目前真实的状态和位置,其实也就是把对方的模式挖掘出来展示给他看。不仅仅是看到,而且挑战他勇于面对。当被教练者面对了现状与目标的偏差和距离时,就有可能重新做一个选择,跳出原有的模式,于是信念的框框随即被打破,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下一步骤——创造心态张力。

    “s.p.e.e.d”快速识人法

    在教练发掘心智模式这一步中,首先要从被教练者外在发现大量的信息,才能由外到内,由浅入深,最后发掘到对方的模式。

    多年的教练经验让我总结出一套快速洞察人的方法——“s.p.e.e.d”快速识人法。这个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扫描scan;分解pare;放大enlarge;评估evaluate;决定decide。下面我们一一说明每一步:

    扫描scan。把一个人身上的全部信息扫描一遍,包括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无一遗漏。这一步是很宏观的、全局的。一个人身上至少有几十个信息:外貌、肢体语言、眼神、动作、谈吐、脸部表情、特征、仪容、举止、服饰……等等,让你尽收眼底,收集任何线索。

    分解pare。就是把扫描来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解,关键是针对自己的需求找出其中特别显眼的信息和特质。分解是有针对性的,比如:你很在意对方是否说的是真话?你在分解时就会留意对方,他说话是否含糊?他的手部紧张吗?他在头部有动作掩饰吗?……等等。这一步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出自己的关键点。

    放大enlarge。这步的重点是把分解出来的线索放大,需要调整焦距,透过显微镜来看到细小的环节。如果你想迅速而准确的洞察到关键的地方,就要非常专心,杜绝一切干扰。在这步当中,对方的行为每一分钟都能被你清晰的放大和检视。比如:你很想知道对方现在的心情,你可以放大对方的手,可能手指很小的一个动作,你已经扑捉到了。

    评估evaluate。最重要的线索被放大以后,接下来就是对他们进行评估,评估时也必须全神贯注,只要你越专心,你的评估就越准确。评估有三个方向:1)有没有不符常态的异常行为?比如:手足无措,很紧张;2)言行是否一致?这两点,我们平常人都能感受到的;3)对方言行中有没有明显的模式?然后,把三方面的结论放在一起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判断,用它来为下一步做参考。作为教练随时要警醒,你的判断永远都不是真相,而且仅仅是一个判断。

    决定decide。当你扫描、分解、放大、评估过之后,接下来就要做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你下一步如何去教练对方,做了决定就要抓住时机,不然,很快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快速识人法这五个步骤在实际运用中是一个飞快的过程,是在教练发问、聆听的霎那间作出的,五步一气呵成,并没有明显的过度。用它来配合教练发掘心智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越经常用“s.p.e.e.d”快速识人法,读懂人就越简单。因为你也会变的更有信心、更专心和敏锐,如此一来,分辨、识别和了解对方重要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而成功经验的累积让你更有自信去做瞬间的决定,让你的教练水平更上一层楼。

    刚开始用你一定会不熟练、不习惯,被每个步骤搞的很混乱。但是,只要坚持用久了,就会像开车一样成为你的第二本能,你的识人能力也会让你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如鱼得水。

    我再列举一个运用“s.p.e.e.d”快速识人法成功做教练的案例。

    有一位女学员,她已经离婚了,但一提起她过去的婚姻,她就很不开心。我们就这件事情开始教练。

    教练:为什么都已经离婚了,你还会不开心?

    学员:可能是结婚的时间太久了!(我“扫描”并“分解”到:她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去堵住嘴)

    教练:和结婚久有什么关系?

    学员:跟他在一起不舒服!

    教练:怎么不舒服?

    学员:有时候不舒服,其实他对我也很好!(我“放大”和“评估”后:感觉她不愿意开放自己,不想往下说)
    教练:我想你不需要保留,你最不舒服的是什么?(做出“决定”:给回应让她开放,可以挖掘下去)

    学员突然浑身发抖……(继续用“s.p.e.e.d”去洞察:过去的感觉让她不寒而栗!)

    教练:讲一讲你当初离婚的原因?

    学员:他不让我晚上十点钟后出门,不让我跟其他的男人交往,许多事不允许……就像监狱式的管理,我实在受不了了,下决心离开了他。(愿意开放,说出真相)

    教练:你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什么原因导致你还摆脱不了过去的阴影?

    学员:(突然醒悟地大声说)我明白了!我虽然离开了这个人,但是还没有摆脱这个人带给我那么多的约束,所以我不快乐!——比如晚上十点后不出门,不跟其他的男人交往……我今天晚上就要自由的去玩了!我好开心!(发现自己的盲点——非常开心!)

    ……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见到这位学员的时候,发现她整个人变化很大,很快乐!很健谈!神采飞扬!这个个案就是通过“s.p.e.e.d”快速识人法找到关键点,迅速切入打开了对方的心扉,最后发掘到她的模式——障碍她的盲点,取得了成功。

    典型的心智模式

    在心态教练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典型的心智模式,这些模式也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障碍性的信念,不发掘出来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快速洞察这些需要经验的积累,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供大家举一反三地实践时参考。

    模式之一:证明我是对的!

    人们总是感到自己是对的,如果不对一定是别人和环境不对;所以人们总想改变环境、改变别人,很少想到改变自己。其实,改变世界应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而事实上在大多数时候,对错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把精力浪费在分辨对错上是没有意义的。

    前面我们提到世界500强的ceo都学过这样一堂课——不被“对”与“错”干扰自己的思维。因为“对”与“错”的标准一旦干扰他们,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思维是最大的杀手,而且的“对”与“错”的标准是有局限性的,人虽然不能离开自己的标准而生活,但是可以随时放下自己的“对”与“错”的标准去接受任何新的事物和观点。

    有上述模式的人非常多,他们很喜欢说“应该”、“不应该”、“对的”、“错的”……教练过程中也容易发现这些人很执著,接受“错的”对他们来说比去死还难受,所以,一旦洞察到这种模式,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360区分能力和建设性回应,帮对方在信念上有所突破。

    模式之二:我是不重要的,所以总是等着别人成就自己。

    马斯洛曾问他的学生们“你们当中,有谁希望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沉默了一会后,马斯洛又说“如果不是你们,那是谁呢?”怀有“灾难心理”的人断定或确信自己是不幸的、不重要的、无足轻重的人。

    有这个模式的人大部分都不能区分负责任与受害。比如任何一件事情发生,这些人都习惯让别人去为此负责任,常说“这是我**原因”、“这是老板造成的”、“这是政府要负责任的”、“都是同事不好”等等,因此他们常常受害于别人,凡是自己不想承担的压力、义务和责任,全部一股脑的推到别人身上,然后在别人身上找一个原因,让自己开始受害。

    拥有上面这种模式的人,其实内心是非常软弱、无力、不自信的,他们常常因为推卸责任、破坏承诺而否定自己,所以,他们表面上是很轻松的,事实上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永远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真正有能力的是别人。

    能帮助被教练者区分到这一点,也会使他们很快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从内心开始成长。

    模式之三:迷茫型——因没目标、没动力、没要求,而不去行动。

    心态教练与其他的培训有些差别,它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去突破自己、挑战自己、追求卓越,而不要把精力用在起跑线上,不要用在研究理论和技巧上。
    常见的模式中还有一种“三无”的迷茫型。他们因为没目标、没动力、没要求,而不去行动。其实,这种人并不是没目标,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没毅力,怕困难!如果成功很简单,荣誉来的很容易,财富来的也很快速,这些人要不要呢?当然要!然而,为什么要做事的时候就说没目标、没动力呢?因为他们先想到的是困难!于是,在潜意识里就已经知难而退了,这种人的逃避已经习惯的进入潜意识,甚至连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逃避,潜意识就为自己做主了,有难度的目标马上排除掉等于没目标。所以,他们如果不改变,也会为逃避付出的代价就是——永远的迷茫下去!

    学心态教练不需要太多的道理!也不需要研究!只需要去体验、去实践和总结!

    模式之四:做到=没做到美丽的理由漂亮的借口高贵的原因“事实”。

    通常,人们的理由、借口都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它可以使人暂时跳过问题减轻压力,保护自己免受挫折和打击,但习惯找借口、找理由的人会变得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问题和困难,对人的进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不断腐蚀自身的创造力,使人变得退缩、逃避和抱怨。

    以下52条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借口:口做完***之后才打算口当我***之后才做

    口我承担不起口其他人不会这样想

    口我从未做过口我太高/矮/肥/瘦/老……

    口我不懂得怎样做口我是男人/女人

    口不应该由我做口我没有他那么帅/有钱/有学历

    口没时间口已经有人做过了

    口我忘记了口我就是这样

    口我需要休息口万事以***为先

    口没有任何用处的口连呆子都不肯做

    口迟些吧口太乱啦,无从入手

    口他们/谁都不做口电脑坏了

    口我父母……口我曾经试过

    口我先生/太太……口我今天不方便

    口以往不是这样的口人生太短暂了,所以……

    口我不想失败口算啦

    口一向都是/不是这样做的口这不是我的范围

    口我很累口我已经尽了力

    口一想起便头痛口这是天意

    口根据公司规则/条文……口不是由我作主

    口我太忙口都是***惹的祸

    口明天吧口我不知道

    口时间迫近口我还可以做什么

    口我的孩子……口现在不是很好吗

    口想也没有想过口很多人都是这样说/做

    口情况太难了口都是其他人不好

    口为什么是我做口还有什么办法?人们常用以上的“理由”来支持自已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这些都是为自己开后门的“借口”。

    心态教练很多时候也需要支持客户关掉“后门”,所以常问下面这些问题:

    “你认为这些理由和借口是障碍你成功还是帮助你成功?”

    “如果不用这些理由,你是否可以成就得更多呢?”

    “这个‘借口’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你会做些什么来改变找‘借口’的习惯呢?”

    ……

    人生很奇妙,我们信念里的很多东西都是虚构的,而每个人都在根据这些虚构的东西导演着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认为人生是悲剧的,你就会为自己导演一个悲剧的人生;如果你认为人生是喜剧的,你也同样会为自己导演一个喜剧的人生。总之,你认为人生是什么样,就会帮自己导演成什么样。如果此刻你能醒悟的话,一定会最快时间重新审阅你的人生剧本,让自己能主宰这部精彩的人生大片。

    创造心态张力

    君子见善则迁,闻过则改。

    ——易经?益卦

    创造心态张力是指把一个人的心态从消极负面,调整到积极正面,从而在心态上有行动的意向和迫切感。所谓“张力”就像一张弓,当你把它拉开的时候,它就有一个力量把箭射出去,而发射的方向就是瞄准自己的目标。创造心态张力是心态教练的第四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在这一步中被教练对象的心态如果产生了本质的转变或信念拓宽后的强大张力,说明教练过程成功了。也就是说通过五种教练能力的运用,经过前面三个步骤的教练过程,教练已经让被教练者内心这张“弓”向目标的方向拉开,他已经开始有了创造的冲动和意愿——心态迁善了。所以,这一步也称作“迁善心态”,就是代表目前的心态问题已经解决,教练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被教练者在心态上愿意为自己的目标负责任了。
    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这个世界上没有安全,只有机会。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历史上有一场不动用一兵一卒,不战而胜的战争。胜者就是运用心态教练的方式,调整了敌方首领的心态,最后实现目标的。所以,高水平的心态教练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赵陀原是秦始皇时期南海郡的郡尉,就是郡的军事长官。秦始皇平定南方的领土之后,设置了三个郡,即南海郡(现在的广州)、桂林郡(广西桂平)和象郡(广西崇左)。秦朝末年,赵陀趁农民战争混乱之机起兵兼并了其他两个郡,并自立为南粤武王。西汉初期,刘邦没有力量征讨他,就采用缓兵之计,封他为南粤王,让他治理当地粤族各部。后来吕后当政,觉得南粤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应限制对他们的贸易,于是不再向他们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牛、羊都是公的没有母的,不让他们发展生息。赵陀见此干脆独立,自称南皇帝,并派兵攻打长沙。吕后派兵镇压,却被赵陀打败。

    赵陀的老家在北方,他听说祖先的坟墓被毁,家族兄弟被杀,发誓要替祖先和兄弟报仇。文帝即位后,命令修好赵陀祖先的坟墓,又派人抚慰他的家人。最后派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出使南粤,并告诉赵陀只要他取消帝号,就恢复南粤王的称号和原来的管辖权。后来,赵陀归顺了。

    历史上记载,汉文帝解决这个大难题是用一封信。这封信,消弭一场大战于无形。

    汉文帝刘恒这封信的第一段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谨代表中央向你表示问候,你经营南粤用心良苦,你们辛苦了!而我虽然是皇帝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的母亲只是先皇的小太太,我素来也被人家看不起,你我又相隔千里,交通不方便,所以,我平常没有写信问候你,向你表示歉意!”这段如果用心态教练的五步策略来解释,就是搭建教练平台,先放下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和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然后用心跟对方去互动,很真诚!可能对方看了皇帝的信,一开始就容易打开心门、调整频道、用心沟通。

    再看第二段是这样说的“我当了皇帝后,得知你曾经给隆虑侯将军写过一封信,因为你与先父早年一起为革命而离开家乡,如今你不知道在北方家乡的家属和同宗兄弟们的情况,所以写信给他为你联络,并且希望中央政府把镇守湖南的两个长官免职。隆虑侯将军已经向我报告了这一情况,我已经准许了你的要求,免除了湖南两位将军中的一位,你家乡的亲人和同宗兄弟我也派兵保护的很好,而且你祖先的坟墓我也亲自派人修过了!”这段话相当于心态教练的第二步“清晰目标”,从背景介绍中我们就看到赵陀的目标中,对“家属”和“祖坟”安全完好有强烈的愿望,所以,皇帝的这番话也是直指他内心的需求。

    第三段说“你发兵到长沙,给那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就是你管辖地区的老百姓不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吗?战争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一个战役下来,你损失了那么多亲自培养起来的优秀将军,士兵的死亡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很多人丈夫死了,太太守寡;父亲死了,孩子成了孤儿;儿子死了,父母无依无靠。最后,可能你的领土也完了。像这样悲惨残酷的事情,我是不忍心去做!”这段话充分做到了“挖掘心智模式”,虽然在信中双方不能对话,不能挖掘得更深,但是皇帝已经把老百姓内心深处那份痛苦的感受,以及可能给赵陀带来的痛苦在信中挖掘出来了,并让对方感受到,这段话完全起到了“反映真相”的目的。

    第四段就更精彩了!皇帝说“我本来就要整理内政,把边界上与你犬牙交错的领土重新勘定一下。我问了内政大臣,他们报告说高祖在位时,就分封了湖南以南的土地归你管理。这是老太爷留下的制度,不能随便变更。这个国家本来就是我们刘家的,纵然你把所有的领土都划过来,我们也一点土地都没有增加,所以,你的地区我还想交给你管理。不过你自称皇帝,一个国家有了两个皇帝就是有意造反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也不符合常理!你很懂得斗争,谁又不懂得斗争呢?但是,我们要为民树立榜样,应该以仁义谦让为最高的政治哲学,希望你放弃过去的想法,服从中央的统一指挥,从今天起我们正式恢复以前的政治关系。”这段话立场鲜明,运用了360度区分和建设性回应,有效的做到了“创造心态张力”。这封信的心态教练过程,通过前面几段的“搭建平台”、“清晰目标”和“挖掘模式”,到这里已经让对方的心态产生本质的改变,从过去的敌对状态去到了和解,把对方重建和平世界的心态张力已经完全调整出来了。所以,汉文帝可以称作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型皇帝”。
    汉文帝善用心态教练,只是通过一封信,就消灭了一场可能要牺牲无数人的战争,化干戈为玉帛,与对手有效的达成共识,让国家实现了共赢共荣,不能不让现在的领导者们对掌握心态教练技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大爱才是智慧

    多年的心态教练之路,让我看到很多被教练的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做心态教练是需要以大爱为基础的,就像上面皇帝写给南粤王的那封信一样,字里行间都透出一种对百姓的爱、对南粤王及家人的爱、对和平的爱、对国家的爱、对生命的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坚持立场,有力度的建设性回应,清晰的360度区分,就能创造出积极的心态张力。所以,心态教练是一种大爱,没有这种心态无法有效实现教练的目标,而做到这一点不是知识和学问所能解决的,需要的是人生的智慧,来源于生活中不断的磨练。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在他的《山居笔记》中有一段关于成熟和智慧的描写非常绝妙——“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很多年以前我妻子就引用这段话来鞭策我,我当时只是觉得它写的很好,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后来在做教练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正朝这个方向迈进,越来越能体会到里面的境界。的确,在生活中爱别人不能光凭一腔热血,还需要内在的成熟和智慧,心态教练是一种大爱,就更需要做教练的人具有成熟和智慧的素质。

    传说中,所罗门王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官司。两个女人同时争一个婴儿,婴儿不会说话,也不能判别谁是自己的母亲,所以,只能在两个女人身上找出答案。所罗门王是一个爱民的国王,他认为此事责任重大,自己决不能错判而让孩子和亲生母亲骨肉分离,于是,他仔细询问、用心辨别两个女人的回答,一个晚上过去了还是不明真相。最后,无奈中婴儿凄惨的啼哭声惊醒了这个国王,他突然心生智慧,他对两个女人说“我建议把孩子用刀劈成两半,一人分一半”,当他说出这番话后,真正的孩子母亲吓得哭了出来,提出自己愿意放弃这个孩子,她的反应令真相大白。

    所罗门王在分辨真母亲的过程中,刚好用到了“挖掘心智模式”这一步骤,从而“反映出了真相”,孩子亲生母亲一瞬间表现出来的“心态张力”正好显示了她和孩子的关系,而假母亲任凭怎样都没有“心态张力”产生。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证明了两点,第一不“清晰目标”任凭怎样“反映真相”或“挖掘模式”都不会产生“心态张力”,因为“清晰目标”是一个支点;第二“创造心态张力”是需要大爱和立场的,所罗门王如果不能理解亲生母亲对孩子的爱,就不能用出这样的方法,而如果他没有一定要找到答案的立场和决心,也会无功而返。

    所以,大道无形,大爱也是无形的,出色的心态教练要开启“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需要拥有博大的爱心。

    心态张力如何创造?

    创造心态张力的两个基点在于:明确的目标和真实的现状,而真实的现状还包括固有的心智模式。这个过程好像拉开一张弓,明确的目标如弓的一端,现状的位置如弓的另一端,两端都很牢固,一用力才能把弓拉开。换个角度说,目标在前,现状和目前的心智模式在后,看到二者的差距,人才有动力调整心态,迈步向前。(如图)

    (图例)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要得到不一样的成果,首先要有不一样的态度。拥有有效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做事。过去,我们习惯于在行为上去做调整,但是当影响行为的态度或信念没有彻底改变的时候,行为的调整都是有限的。所以心态的调整的意义就在于,选择更有利于目标的心态,并贯彻到行为上以取得成果。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学员对教练说:有件事我很困惑,我的妻子每天都陷入焦虑中,而且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很烦人!

    教练: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学员:最近一年。

    教练:最近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员:近一年我们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我就对她要求很高!

    教练:高要求一个人没问题!你是怎么高要求的呢?

    学员:当她做错了,我说她她不听时我就没好气,是有些情绪,这是我的不对,我下次一定改!

    教练:“下次改”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而这次你不从中去学习的话,内在心态和信念就没有改变!

    学员:……

    教练:你们之间有没有相处很好的时候?

    学员:有啊!在最初我们结婚的时候就相处很好的!

    教练:那个时候她是不是也一样焦虑、唠叨呢?

    学员:有!很少!

    教练:那时侯你怎么办?

    学员:我会听她说话、陪着她、和她沟通,但那样我很累,很浪费时间。

    教练:如果按你现在的方式会怎么样?

    学员:按现在的方式,我会不理她,但她会不高兴,也搞得我很烦。

    教练:那你们结婚的目的是什么?

    学员:当然是幸福、快乐!

    教练:现在做到了吗?

    学员:有时能做到,有时做不到!

    教练:什么时候能做到?什么时候做不到?

    学员:愿意有耐心跟她沟通的时候就能做到,我不愿意理她就做不到!

    教练:很明显通过刚才你说的话来看,你做到或做不到都是你的选择,没什么好困惑的!人生的路像是一个菜单,你有选择权,但是无论你点了哪道菜,你都要为此买单。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你陪她与她沟通,但你会很累,之后也会幸福快乐;要么你不理她,但你会很烦,她会更加焦虑、唠叨。你想选择哪一个呢?

    学员(“扑通”地坐在椅子上):我明白了!

    ……

    案例中的这个学员显然是目标不清晰。两人结婚是为了在一起生活的幸福、快乐,而这是需要创造的。教练问他结婚的目的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清晰目标。同时,也运用挖掘心智模式使其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自己不愿意努力的结果是两个人在一起很烦,自己还对结果不满意。目标明确了,现状看清了,两个支点就固定住了!教练的一句启迪性的回应“人生是一个菜单,无论你点了哪道菜,你都要买单”意在使对方做出选择。选择是一把创造张力的钥匙,每个人拿回了选择权其实就拿到了力量,这一点不容忽视。案例最后学员的选择令自己心态张力产生了——他坐下了,从他的动作得知,他清楚的知道怎么去做了。整个过程穿插运用了立体式聆听、360度区分、启发性发问和建设性回应,而且还有很到位的全方位互动,最后心态张力被成功的创造出来。

    我们再来看一个企业管理中的案例。

    一个企业家来找心态教练。

    他说自己有一个部下,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太听他的,原因是这个总经理最近一年来进步很大,想用自己的方式领导公司,并且认为以前自己总是被老板管着,在老板划的圈子里生活,没有活出“自己”!现在自己想换一种做法,希望老板能理解。

    企业家:他一个月就炒了三个人,而且上半年还被客户投诉两次……你说他这个样子,我能不管吗?!

    教练:你平常是怎么管呢?

    企业家:他那间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说了算,他照着做就行,就这么简单。

    教练:那总经理不成了被你操纵的木偶了吗?

    企业家:……那他不听我的还是我的公司吗?

    教练:你是什么职位?

    企业家:董事长啊!

    教练:你的董事长当的怎么样?

    企业家:我习惯到前面去指挥,不喜欢在他们背后去支持。

    教练:那么,你这样管理企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企业家:每年业绩做到了,看到公司在赚钱,每个人都听我的、仰慕我!我很有成就感!所以,我要亲自做成就感才更大!过去我也试过放手让他们管,我没事干了,倒觉得空虚,没有感觉了!
    教练:你要留意,其实你不愿意改变自己管理方式的立场,是因为你放不下自己的利益!

    企业家:在这件事情上,我还会有什么利益?

    教练:你的利益就是你的“成就感”、每个人都听你的、仰慕你啊!如果你愿意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和员工的立场,看到人才的成长,企业的更大发展,你不是有更大的“成就感”吗?

    企业家:其实,我现在也知道,只是他对我这种说话的方式,我心里很不满意的……但是我怎么能放心呢?

    教练:你留意到你的模式是很喜欢从个人的小我去看问题,没有站在企业家的大我上看问题。所以,你不信任人才,也不喜欢培养人才!更不懂得授权!你就是企业的“瓶颈”。

    企业家:……的确,我的企业虽然一直赚钱,但是总销售额每年没有明显的递增,反而人员和成本在增加。

    教练:那怎么办?

    企业家:我是要改变!

    教练:具体怎么改呢?

    企业家:我愿意放下小我,其实我还有很多企业选项、决策的大事情需要做,只是那些太有挑战、太麻烦!我需要经常找那些合作伙伴谈,心里其实一直在逃避,而管现在的业务我很轻车熟路,所以,不愿意放下!我知道怎么做了!

    ……

    几乎每个案例中都会涉及到被教练者的“利益”和“立场”。每个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都是放不下自己的既得利益;反过来讲,每选择一种立场其实都会获得另一种“利益”。如果能将这个关系区分出来,则很容易教练到对方,令被教练者创造出心态的张力。

    我们这里指的“利益”是很广义的,不仅指钱和物质,也包括内心的感受等等所有被教练者想要的东西。正因为心中有得到的欲望,所以人往往就会失去客观、中立和理性,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被内心的信念影响走入迷团、不能自拔。作为心态教练,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每个人是否把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摆正,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心态或者心智模式是否有效,因此,把这一切呈现给被教练者本人面对,当他发现并看清这些给他带来的影响时,心中的张力瞬间就产生了!

    所以,创造心态张力关键是需要支点,它们就是“目标”和“现状”,“理想”和“现实”,“生命蓝图”和“心智模式”,“清晰的目标”和“面对真相”等等,上面这些不同的概念说的都是一回事,就是两点间的差距。同时,把选择权还给对方则是心态张力启动的钥匙,当教练把这些做到位时,被教练者的心态张力一定会产生,而你也一定可以成功地教练到对方。正如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制订行动方案

    当你处在确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心态下,在未达到目标前,决不轻言放弃,荣耀就会来临。

    ——贝尔

    这是教练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是否能拿到成果的关键一步。如果说前四步都还是关注心态的话,那么这一步已经开始实际的行动了。

    心态教练是成果的催化剂

    不能取得高绩效的领导者不算是真正的履行了领导的职责。

    ——杰克?韦尔奇

    催化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于加速化学反应,因为心态教练会帮助团队和个人加速成果的实现和业绩的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把心态教练形象的比作催化剂。

    心态教练如何才能催化成果和业绩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鲶鱼的故事。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而且喜欢吃鲜活的,可是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死,一死掉就买不上价钱了,所以有经验的商人就摸索出一个窍门,在运输沙丁鱼的过程中,鱼槽里面放入一条鲶鱼,因为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它专门吃沙丁鱼,当这些沙丁鱼受到威胁时非常警觉,拼命游来游去躲避袭击。这样一来,沙丁鱼就能活蹦乱跳地被卖到顾客手中。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三泽公司,生产出来大量的机器设备卖不出去,企业主通过分析发现,他们公司的员工与同行相比,缺乏激情和活力,面对市场有很多畏难情绪,而且公司中个人销售业绩的最高水平甚至低于业内的平均水平,很多人不相信他们的产品能买出去。为了实现业绩,企业主采取对策,就是在业内高薪聘来一些销售的顶尖高手,同时颁布一个末位淘汰的制度,就是每个月销售额最后两名自动被解雇。此举一出,“鲶鱼效应”顿时发挥作用,三泽公司的业绩迅速大幅提升,很快发展成为知名企业。
    心态教练要催化成果,首先就需要支持被教练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跟进和检视其成果,直至达成。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制订计划的习惯,都是在凭感觉做事,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资源,也错过了很多的时机。根据这一点,心态教练要求被教练者制订的行动计划要符合——smart系统。

    smart系统是教练常用的行动计划醒目系统,其中的目标、行动、成果均要符合以下几点:

    s——specific(精确的):包括目标、方向、成果,都要非常精确。

    以戒烟为例,说明精确的(specific)目标:

    如果对方说的目标是:“我要戒烟!”

    教练要问:“怎样才算戒掉了烟?”

    m——measurable(量度得到的):有数据、有标准、有量化的方案、有可以量度的单位。“我要赚一百万人民币、我想结识三个好朋友、我想减肥十斤……”这都是可以量度的;什么是量度不到的?例如“我要在逆境中成长”。这是不能量度的。因为逆境只是一种状态,人们很容易会将目标与状态混淆在一起,因而不能达到目标。

    a——asifnow(如果现在就得到):不以现在的角度仰望目标,往往是不会真实反映出当事人自己真正的渴求。“我希望将来能够有一百万”,这并不是现在式,每一天都可以有一个“将来”,这个“将来”似乎是永无止境的,是不会出现的。

    “我希望将来能够有一百万”,这只是一个愿望而不是目标。这句话应该改写为:“在2006年1月18日,我有一百万现金资产”。

    r——realistic(实际可行的):计划是有根据的,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天马行空;是面对现实既有挑战,又有可能实现的。比如,如果你现在的年薪是十五万,而你要在明年增至年薪一百万,这个目标是否可行呢?除非你用极端的方法吧!或者是上天特别照顾你中了彩票,否则实现的可行性是很低的。所以在订立目标时要注意可行性,不能太过盲目夸大;如果你现在的年薪为七十万,而想于2006年增至一百万,这是一个较为可行的目标。可能性不等于有信心,只要有可能又实际的目标就值得去努力。

    t——timed(时间性的,何时可做到):目标是有时限的梦想,没有时限的目标,就永远都只是梦想甚至是妄想。

    明确地指定目标是在何年何日达到,如果你只是订立“我明年要有自己的公司”,这并没有明确时间,年年都会有明年,所以要讲明“我于2006年6月要有一间自己的公司”。

    订立smart目标之后,教练的工作才是刚刚开始。教练要一步一步地挑战、激励和检视当事人不断克服困难,修正和完成自己的目标。以下是能引发真正目标的十条发问:(1)你想要什么?

    (2)你想要的目标如何帮到你?

    (3)你如何知道自己已达到目标?

    (4)其他人怎样知道你已经达到目标?

    (5)你想要的成果出现在那里?什么时候发生?

    (6)有什么因素障碍你达成目标?

    (7)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8)有什么现有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帮你达到目标?

    (9)需要什么额外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帮你达到目标?

    (10)你决定怎样做?被教练者不仅用这个方法制订了行动计划,同时也要用心的承诺于计划,之后心态教练针对你自己的目标行动计划,开始你们的教练过程。教练过程中教练会做的:1)成为你的镜子;

    2)激励你、挑战你;

    3)承诺于你的承诺;

    4)要求你达到卓越的水平;

    5)分享你拿到成果的喜悦。教练不会做的是:1)帮你做;

    2)帮你决定;

    3)像带孩子一样对你;

    4)听你讲做不到的故事;

    5)哄你开心;

    6)听你讲话游花园,逃避主题。创造卓越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因为卓越绝不是轻易就可以得到的,而要靠一个艰难的自我超越的过程。所有的改变一定会伴随着痛苦的感觉,而在痛苦中去超越却有机会更加快乐。无论是痛苦和快乐都是一种能量,只要把这种能量对准一个积极的焦点——目标行动计划,爆发出来就会变成强大的创造力。在心态教练的旅程里,教练用镜子看你的信念,看你每时每刻的状态,顺境时挑战你,逆境时激励你,看到你取得成果跟你一样开心,并且永不满足你的表现,封住你后退的所有“后门”,甚至有些残酷地高要求你改变你的旧习惯。经历这样一个旅程,当团队的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且拿到自己的那份成果,团队的业绩就自然被催化出来了。
    没有详细的计划和行动,目标永远不会变成成果;没有对目标的那份承诺和拼搏,心态教练的催化作用也永远只是个美丽的泡影。在心态教练的卓越之旅中,内因、外因缺一不可,理论和实践必须很好的结合,被教练者需要知行合一、自我超越,心态教练也要不断调适、不舍不弃,最终才能支持被教练者真正做得更好。

    不要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

    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

    ——杰克?坎菲尔德

    很多初学教练的人做完了前面四个步骤,尤其是有效的创造出被教练者的心态张力,明显的看到对方眉开眼笑、云开日出的时候,就沉浸于成功的喜悦当中,忘记再挑战对方做到最后一步——制订行动方案。久而久之,被教练者信念被打开的部分,没有帮助自己在行为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设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最后也因没有拿到想要的成果而失去意义。

    小公鸡提出向老鹰学飞翔,老鹰要求他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执行,其中包括瘦身、强健翅膀、锻炼视野、捕捉猎物、空中飞行技巧等很多项详细的步骤。小公鸡刚练了几天瘦身,就开始耐不住寂寞,看到老鹰每天飞来飞去心里很着急,就要求老鹰先练飞翔。虽然小公鸡也有翅膀,但是一开始它总是不敢相信自己也可以飞上高高的天空。于是老鹰把小公鸡领到悬崖边,把小公鸡推下去,自己在后面保护它的安全。经过这样几次的训练,小公鸡的信念打开了,它发现自己的翅膀其实也是可以振翅高飞的,自己原来也可以不用局限于只在地面上生活了!耶!……小公鸡特别开心。

    小公鸡获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就产生了一个冲动。它找到老鹰说:“我想把我学到的本领教给家里的兄弟姐妹,让它们也学会飞翔。”

    老鹰说:“你还没有完成整个训练计划呢!你还没有习惯飞翔!”

    小公鸡说:“没关系!我已经能做到了!我也一定要帮他们做到……”

    没等老鹰同意,它就告别了老鹰一溜小跑儿下山了……

    心态教练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能帮助人们打开信念看到可能性,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习惯,并通过新的行为,拿到新的成果,从而再巩固刚刚打开的信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旧习惯转变成新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会经常反复,需要长期的坚持。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配合,即便是信念打开了,也很容易前功尽弃。就像小公鸡虽然学会了飞,但它更习惯跑,在新习惯还没完全建立好并进入潜意识以前,就很容易在无意中做回从前的他。因为旧的习惯非常牢固如大腿一样粗,而新的习惯刚刚形成如头发一样细,要想真正改变就要先从习惯开始,而且从现在开始,从制定行动计划开始。所以,制订详细的行动方案,彻底贯彻教练的五步策略,意义非同一般。

    付诸行动

    行动!行动!再行动!

    ——罗斯福

    空想家和成功者之间惟一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持续而有计划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前提。我们往往说的太多,思考的太多,梦想的太多,甚至承诺的太多而不去行动,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卡维特?罗伯特是美国最杰出的演说家,他说“积极的人生构筑于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之上——而不是那些我们不曾接触过的事情。永远不要忘记,构筑人生惟一的原材料便是积极的行动”。假定一棵树上栖息着五只鸟,现在其中三只打算飞走!还剩几只?还剩五只!因为打算飞走和真的飞走完全是两码事。区别就在于——实际行动!

    空想家与成功者外在的差别很容易看到,但是大多数人却容易忽略其中蕴藏的智慧——面对事实做出行动。太多的人在等待机会的降临,他们期待在某一时刻、以某种方式、或某一天一觉醒来自己便梦想成真。而每每的幻想都是付出时间的代价来换取理想和现实之间更大的差距。
    1932年,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获得了社会科学的学士学位。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他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努力。他的困难总结起来只有一条——现在是一个失业的时代。他开始等待,希望有一天会好运临头。同时,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在一家游泳池干起了救生员。

    一个经常来游泳的老人很喜欢和这个年轻人聊天。久而久之,他们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年轻人很喜欢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对方,老人也很喜欢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启发年轻人。有一天,老人的一句话触动了年轻人“你究竟能做什么?你最想做什么?”年轻人开始检讨自己,随后的几天中他发现了自己人生的理想——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随后,在老人的鼓励下,这个年轻人制订了一个详细的目标行动计划。他按照这份计划走遍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同时也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无数的拒绝和痛苦的改变并没动摇他实现这个计划的决心,3年的辛苦努力让他结束了流浪生活。终于,他在爱荷华州的达文特市成为了wkoc公司的一名体育播音员。

    “我终于找到工作了!这太美好了!”后来,这个年轻人坦率地说:“这段心路历程,最有意义的是让我懂得了,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制订行动计划,并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这个年轻人就是前美国总统——里根。

    每个人都有好多的想法,好多的梦想,好多的打算,都被你闲置于树枝上面,没有飞得更高,原因仅仅是你没有——付诸行动!

    赢在执行力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付诸了实际行动。

    ——安东尼?罗宾

    关于如何制定目标的技巧和方法,这方面的书和培训多如牛毛,而制订目标并达成目标最关键在于——做!行动!do!最终把目标做出来!

    一英里赛跑,当第一个职业运动员跑过4分钟后,全世界所有运动专家、生理学家都断言:4分钟跑一英里是人类极限,不可能有人突破。于是,之后的50年里面都没有人超越这个极限。但, 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练,用并不复杂的方法,最先帮一位业余运动员突破了这个限制。他把一英里分成8等份,根据选手体能,计算出通过每等份应该用的时间。然后在每个等份处都有一个教练掐秒,报告给运动员:“太快了,悠着点儿!”或“慢了,该加油冲了!”有意思的是,这个最早突破“极限”的人竟然是个医学院的学生!此后,所有职业运动员都能突破这个所谓的“生理极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运动员”拿到成果之前先把自己的目标分解成8等份,而每一份做好了,奇迹就出现了。同时,我们发现“全世界所有运动专家、生理学家的断言……”,也像所有行业的权威一样,用过去的经验在解决现在和未来的问题,他们的断言是一个很大的干扰,影响着人们去创造卓越。然而,心态教练的过程也不是什么神奇的秘方,也像故事中的体育教练一样,只要有科学的计划,严谨的执行,有效的排除干扰就能激发人的潜能。

    现在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员工身上获得持续的出色表现。大量公司认识到,与其招聘人才,不如提升自身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把现有人员的潜力挖掘出来,把他们培养成人才。其实,企业的管理能力并不体现在策略上,而体现在人的执行力上。当今的培训市场,“执行力”空前的热门也说明了这一点。

    关键是用什么方法来提升执行力呢?

    在企业中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最有效方法是管理者自上而下的言传身教和现场指导。这里面心态教练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现在许多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都开始重视培训。然而,培训可以请进来,但是培训公司走了,管理者若是没有心态教练的能力,培训内容还是扎不下根。因为人的能力本来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技能;另一部分就是心态和素质。知识技能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到学校去学,跟老师去学,而心态素质这部分,从来就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也没有地方去学,并且固有的心智模式是非常顽固的,光学技巧而不改变心态是“瘸腿”走路,不能有效的让企业员工提升执行力,以及改善人的整体表现。
    当年,彼德?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的时候,正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主认为创办“学习型组织”是个救命稻草,于是,在企业里面大力推行“培训”和“学习”。结果搞了几年下来,发现没有效益产生,就来找彼德?圣吉发牢骚:“你的学习型组织,没有效果!”然而,彼德?圣吉调查发现,他们搞的所谓“学习型组织”和“培训”,只不过是学一些专业理论和技巧,根本没有帮助人的内在模式和信念有所改变,工作态度没有改变执行力当然不会提升。所以,对于心态教练来说,信念——行动——成果,再信念——再行动——再成果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当中执行的力量得以不断显现,赢的结果会巩固已经打开的信念,同时信念的进一步拓宽会再度支持人的表现可以提升。由此可见,行动是连接信念和成果唯一的桥梁,要赢必须采取行动。

    制订行动方案,是心态教练五个步骤的重要一环,因为做好这个环节才能最终见到成果,除了成果之外心态教练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公式:想过=做过。这样的人会因为缺少赢的体验而缺少自信。所以每个人要想有所不同,必须去做!去行动!懂得道理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而目标与行动的结合才使我们的思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十步图画法

    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的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拿破仑

    心态教练并不是枯燥的文字,在生活中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所以,当你觉得心态教练的理论太烦琐的时候,一定是你还不没找到简单、有趣的方法。比如,制订行动方案还可以用一个很有意思的十步图画法,让你利用这十幅图画,用它来检视你制订的行动方案是否系统可行。十步图画法如下:1?燃烧的激情!——

    2?坚定的信念!——

    3?写下计划!——

    4?为什么要做?——?

    5?分析现在的位置?——

    6?设定一个期限?——

    7?拥有那些技能?——

    8?客户是谁?——

    9?完整的计划!——

    10?卓越的标准!——no.1总结:

    中国古代《人物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术谋于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当中的“策略”是指计策和谋略。

    无论古今中外,“策略”这一概念都被用作战争,争取胜利的意思。总的而言,策略是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战斗方式,它是全局性的,是指导整场战争争取胜利的计划和谋略。

    现今,策略这个概念已非军事家所独享。在商场上,策略则被广泛应用到如何制定谋略,运用资源和商业策划,最终的目标都是争取全局的胜利。

    “战术”(tactics)与策略是一对孪生兄弟,很多时都是同时出现,其意思也很接近,使人容易混乱。但战术是较为局部性的和偏向技术的。

    上述五步策略可以简化为:搭建平台、清晰目标、发掘模式、创造张力、制订方案。它们就是心态教练达致成功的全盘计划。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打印] [关闭]